本版导读
全省工会2013年“金秋助学”活动启动
各级工会已筹措2200万元助学资金,力求做到助学帮扶“全覆盖,不遗漏”
周树红、张仲茜等领导向受助困难职工家庭学生发放助学金。 本报记者 郭玉军 摄
本报讯(记者 阎冬)8月9日上午,全省工会2013年“金秋助学”活动暨“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行动”启动。启动仪式上,省总工会对100名特困职工、农民工家庭考入大学的子女,给予每人5000元的资助。据悉,今年全省各级工会已筹措2200万元助学资金,将陆续发放到受助困难职工子女手中,力求做到助学帮扶“全覆盖,不遗漏”,就业帮扶有成效。
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周树红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他说,全省工会2013年“金秋助学”活动暨“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行动”,从7月上旬开始,到9月10日基本结束,帮扶对象主要是建立了困难职工电子档案的困难职工、困难农民工家庭子女以及未就业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助学资助金额为每名不少于1000元,助学活动按照“依档施救”和“实名制”的工作原则进行。
周树红强调,全省工会组织要把“金秋助学”活动和“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行动,作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来实施和落实。各市总工会要加强与民政、教育、扶贫等部门沟通,积极争取将困难职工子女纳入政府帮扶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渠道作用,努力实现政府帮扶与工会帮扶相结合,工会帮扶与社会帮扶相结合,工会帮扶与企业帮困相结合。各市、产业和直管企业工会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和优势企业参与支持工会的助学活动,推动企业建立职工帮扶互助机制,继续深化结对帮扶、劳模助学、社会助学等有效形式,加强特困职工家庭子女的重点帮扶的力度,确保每一个困难家庭考上大学的子女都能顺利进校就读。
周树红强调,各市、产业工会在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的同时,要把对困难职工的生活帮扶与促进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就业相结合,生活帮扶与提升困难职工家庭子女的就业技能相结合,充分发挥工会援助中心的平台作用,组织开展专场招聘会、供求洽谈会和网络招聘等活动,积极联系各类企业,优先吸纳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并保障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
据悉,我省工会开展的“金秋爱心助学”活动和“阳光就业”行动已经分别走过十一年和五年的历程,实现了对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助学、就业帮扶的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助学活动已成为我省工会帮扶工作的品牌工程。十年来,全省工会共筹集助学资金1.6亿元,先后资助16.1万名困难职工和困难农民工子女圆了大学梦,帮助近万名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实现了稳定就业。
启动仪式由省总巡视员李向柱主持。省总领导张仲茜、张永乐、傅宝林、席金峰、丁立虎、梁晓民出席启动仪式。企业代表、中铁一局工会主席曹根子向全省企业发出倡议:希望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和企业家参加到工会“金秋爱心助学”的行列中来,更多优势企业为困难职工分忧解难,建立困难职工家庭大学生就业实习培训基地,拿出更多的岗位优先吸纳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今年考入清华大学的西安铁一中学生晋远,代表受助学生表示:“我们将怀揣感恩之心,刻苦学习,励志成才,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和工会组织的关爱之情”。
受助学生乐开怀 本报记者 郭玉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