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关爱农民工,需要质的提升与飞跃
8月1日,南通市总工会正式启动一线优秀农民工带薪疗休养活动,来自南通市区企业的41名一线优秀农民工和困难职工将在南通疗养院度过4天。这是继把优秀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保障范围后,该市出台的又一关爱农民工新举措。参加首批带薪疗休养活动的农民工均由基层工会推荐产生,大都奋战在苦脏累一线工作岗位。目前南通市区约有50多万名外来务工人员,优秀农民工带薪疗休养活动今后将形成制度化。
农民工带薪疗休养,南通并非首创,当时曾有评论者认为,请农民工带薪疗休养有点不近实情,如同刘姥姥初进大观园一样,倘若只给她饱餐几顿,外加寻些见识,终归无益于其贫困处境的改变,大观园毕竟只是达官贵人的大观园。同理,与其让农民工在疗养院享受几天的快乐时光,倒不如平时多替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如加班费及时发放,工资正常增长,生病有病假及救助等。话虽不错,但我们不应该忽视带薪疗休养的深层次意义。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兴的社会阶层,是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一支新生力量。我国农民工大多数工作在城市最苦、最累、最险的行业,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状况决定了城乡协同发展的状况,已经和城市紧密相连,在城市中的地位越来越显得举足轻重。农民工问题若解决得好,必然有助于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若解决得不好,不仅影响到一个庞大人群的幸福感与尊严感,还会留下诸多社会矛盾的隐患。从这一角度去观察,关爱、善待农民工,不只是一个人道的命题,更具有经济、社会的意义。
41名一线优秀农民工和困难职工被安排带薪疗休养,传递出的却是对在南通工作和生活的50多万名外来务工人员的集体关爱,是在解决农民工加班费及时发放、工资正常增长、生病有病假及救助等问题后,关爱农民工的质的提升与飞跃。让优秀农民工住上经济适用房,组织外来农民工疗休养,南通这些惠及农民工的举措,不仅体现了一座城市的人文情怀,也体现了一座城市的价值取向,是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值得赞赏。
(钱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