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有节 而不折
——读《明朝那些事儿》看于谦
·达文娟·
《明朝那些事儿》我是断断续续花了有半年时间才看完的,看时只觉酣畅淋漓、不忍释手,看完后很多情节却都遗忘在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里。唯有一位英雄深深地刻在了记忆里,甚至因为他我有了一定要去趟杭州的坚定决心。
“当时正值黄金周,杭城游人无数,可于谦祠却是游人寥寥,极为冷清,倒是遇到几位外国学生正在向于谦像鞠躬,惊讶之余上前攀谈,这才得知他们是在大学读书时看到这段历史,对这位英雄十分仰慕,特意赶来瞻仰。”这段话读来都让人觉得心酸,堪称千古英雄的于谦,就这样被他的后人所遗忘、所抛弃,真不知是谁的悲哀。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石灰吟》正是出自他之手。
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刺进攻大明,太监王振自不量力,鼓动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可惜,土木堡大败,二十余万精锐全军覆没,皇帝被擒,几十位大臣被杀,其中包括于谦的上司兵部尚书邝野。
历史就这样将于谦推在了风口浪尖,而于谦没有退缩。土木堡之败皇帝被擒后,他迅速推举皇上的弟弟即位,让瓦刺手中的皇帝变成太上皇,使得大家可以没有顾忌的作战。面对蒙古军队的进攻,于谦大胆一搏,北京保卫战终于胜利!
每每回味书中关于此处的描写,我都激动不已,被于谦在国家危难时敢于挺身而出、一身肝胆照乾坤的英气所折服,也被他有勇有谋、镇定自若的魄力所震撼。几乎陷入绝境的大明王朝,就这样重获新生,于谦自然是最大的功臣。我想对于所有的溢美之词,他都当之无愧!但于谦就是于谦,他推辞了封赏,依旧清风如故。但他却也因此得罪了一些人,以至最后被陷害抄家。可那些奸邪的小人,在抄家时又一次失望了,于谦的家里清贫的并没有他们想要的东西。
正如作者当年所说:所谓英雄者,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所谓英雄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所谓英雄者,坚强刚毅,屡败屡战;此之人,方可称为英雄。
于谦,他是光明磊落地走完自己一生的。在这个污浊的世界上,能够干干净净度过自己一生的人,是值得钦佩的。于谦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他的伟大不需要任何人去肯定,也不需要任何证明,因为他的一生就如同他的那首《石灰吟》一样,坦坦荡荡,堪与日月同辉。
竹有节,有千节,虽清瘦,却挺拔,风过不折,雨过不浊,千磨万击仍坚韧。
有时间就看看《明朝那些事儿》吧,或只为于谦,也值得!
(胡家河矿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