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工作岗位上那些难忘的事
工会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工会工作者要面对职工群众的各种“杂事”,而且要把这些事办到让每个职工满意是难度非常大的,但是我们的工会干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忠实地履行着职责,用他们的一言一行当好“娘家人”,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请看,在他们身边发生的这样一些感人的故事……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不知不觉我在佛坪县总工会已工作近四年了,其中为职工维权、“两个普遍”、“四送活动”和为农民工服务等事情尤其令我难忘,帮扶困难农民工圆了梦的幸福感觉,让我自己感到了快乐。
去年3月,结合省、市总工会开展的“四个万”活动,我和同事4人组成工作组,深入距县城45公里的包扶村——岳坝镇草林村入户走访。我们深入全村109户村民家中,逐一询问他们的产业发展、经济收入等情况,并填好入户调查表。当我们走进草林村一组妇女刘元美家中时,看到家里只有她和70多岁的老母亲,刘元美拄着拐杖流着泪说生活过不下去。
原来,2011年8月她和丈夫用在外打工挣下的钱修了四间两层的新楼房,在拆旧房时丈夫不慎被倒塌的土墙当场砸死,她也受了重伤在汉中住院治疗了三个多月,才能拄着拐杖勉强走路,两个孩子还在上学,为修房、看病欠债5万多元,生活十分困难。她无助的眼泪和诉说,让我也潮红了眼眶。我把她家的状况如实记录下来,回到单位给领导做了汇报,经研究决定,她成为重点帮扶救助对象。
我们每次到村上开展工作都要去看望刘元美,激励她正视困难。龙年春节,县总工会主席蒲树新上门为她送去食用油、面粉等生活用品,并送去救助金、助学金1500多元,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临走时还嘱咐村干部、乡亲们要多帮助她家。现在,刘元美已能下地直立行走,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大女儿参加了工作,儿子也如愿走进大学校园,她见了我们十分欣喜和感谢,不再流泪了,脸上挂着笑容。
刘元美境况的转变,让我感到作为一名工会工作者付出后的喜悦和欣慰,真正体会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句话的内涵。
(赵志刚)
难忘图书馆首届年末茶话会
自2010年4月出任西安工业大学图书馆工会主席以来,看着图书馆员工们每天疲劳的身影和辛勤的工作,我心里总想着为他们做些事,让他们能够彻底放松一次,缓解工作的疲劳。终于在2012年元旦我为他们做了点事。
那是2012年元旦前的周五,那天天气很好,虽说有点冷,但是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让人感到暖暖的。也就是在这美好气氛中,我们举办了图书馆首届“今聚职工之家共欢乐,明携图书同仁立新功”的年末茶话会。那天茶话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尽情欢笑,不时爆发出欢笑声。看到他们陶醉在那美好、欢乐的气氛中我深深被感染了,觉得或许这就是他们隐藏在疲劳工作背后的内心真实追求。
那天的茶话会开得很成功。因为事先准备充分,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并且对于整个茶话会从活动目的到活动主题等流程做了周密安排,使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茶话会中的娱乐环节是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在策划活动中安排了体育类比赛、歌曲大汇唱、龙年成语接龙、手机编辑祝福短信比赛等一系列节目。在乒乓球比赛中队员们表现出不可战胜的勇气;台球旁阵阵热烈的掌声,员工们高超的技艺将这项贵族运动的闲适与优雅阐释得淋漓尽致;成语接龙和小游戏把活动推向了高潮,即兴上台表演的职工越来越多,方老师的一曲伦巴把大家跳舞的心情带动了起来。
职工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的笑容告诉我:他们很开心、很享受忙碌中的这一份闲适。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令人无比怀念的。现在翻看那年、那月图书馆活动的照片,感觉往事一幕幕又浮现出来,让我难忘。
(赵建西)
当工会主席这些年,无怨无悔
2008年6月,我在南郑县碑坝镇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镇工会联合委员会专职副主席。作为一名基层乡镇工会工作者,我充分利用一切机会,深入到职工群众和企业中去,采取聊天、走亲戚、访朋友、办事、开会等不同形式和方法调查研究,甘当职工群众的知心人,让他们的话有人听、苦有人忧、困难有人帮。
记得2009年8月,碑坝中学、碑坝小学基建工地80多名农民工找我帮忙讨要工资。他们情绪非常激动地说,工程承包人扬言黑道有人,对任何人都不屑一顾。我向他们了解详细情况后,稳住他们的情绪,给承包人做思想工作,运用相关法规进行开导教育。因我勇于维权,主持公道,不畏邪恶恐吓,最终说服了承包人,并在规定的期限内,驱车80多公里借款一次性付清了拖欠83名农民工的32万元工资。2009年春节前,南通公路改建碑坝段工程上,20多个农民工拦路、打架,向包工头索要工资。我知情后,同镇上分管交通的负责人一起奔赴工地了解情况,争取到县交通局的支持,很快平息了事态,让包工头一次性付清了21万元的农民工工资。2010年11月,我在汉中西环路,调解一起工地伤亡事故时,遭到恐吓。当时,我始终按捺住愤怒情绪,理智采取冷处理法,按照有关法规据理力争,依法一次性成功为伤亡农民工讨回赔偿款23万元。
近几年,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因工致残的农民工很多,他们成为了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特别需要关爱。他们办一件很小的事,都非常艰难。为了方便他们,我经常登门了解生产、生活、子女上学等情况,给他们宣讲国家有关残疾人的扶助政策。特别是残疾人办证需要照片,我就利用工作之余上门给他们拍照,这让他们非常感动。虽然很辛苦,很劳累。但是,当他们满含热泪感激不已时,我觉得很欣慰很充实。当我得知大竹村残疾人侯云龙面临房危、妻离、子幼的窘境时,我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并通过媒体进行呼吁,得到了省市县三级工会的关注,在碑坝中学一次性组织捐赠款物10万余元,从根本上解决了侯云龙的危房问题,使他住上了新居,学校也为侯云龙之女减免了学费。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回顾我当工会副主席这些岁月,服务好职工群众,我无怨无悔!
(张青云)
职工的事情无小事
汉中艺苑公司成立于1998年,公司工会成立于2005年,当时有职工78人。当被选为工会主席的那一瞬间,我感觉心中沉甸甸的。因为刚刚起步创业的公司,基础条件差,职工们吃住都是临时凑合,大家又都来自天南海北,性格和兴趣爱好都有差异,职工之间、职工和管理者之间经常发生小磨擦。再加上大家对工会组织的认识都只是停留在发福利的阶段。如何当好工会主席,如何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一直是我那段日子所做的努力。
当然最先要做的是让职工热爱公司,理解公司董事会所做的一切决策。要召开职代会,公司董事们不理解,认为公司的发展只要管理者明白就行;职工们不相信,大家觉得自己是打工者,公司的发展跟自己没关系。2005年3月26日,在我的积极协调和争取下,公司召开了第一次职代会,参加会议的代表有42人。在会上,公司董事长就公司前期的工作和未来的发展规划给代表们进行了通报,特别是要实现规划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一一给代表说明,争取大家的理解支持。在会上职工代表们也将信将疑地就住房、养老保险、食堂等具体问题都提了很多建议。会后公司董事会对职工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大部分问题都落实到位,职工们第一次有了当家作主人的感觉,公司也觉得政令更加畅通,职工们的怨气也少了很多。
与此同时,工会开展各种活动,让职工更爱企业、爱岗位。在中国,百善孝为先。职工们工作繁忙,照顾父母的时间就少了。我多次给公司董事会建议,终于在2008年通过董事会表决,每年由工会组织一次职工父母外出旅游。
2011年,为庆祝建党90周年,工会策划并组织了“迎接建党90周年,艺苑员工重走红军路拉练活动”及摄影、文艺演出系列活动。在活动的策划中我先后三次前往要穿越的路线,并在每个驻停的地方安排好住宿和吃饭的问题。当年5月13日至5月15日公司员工成功徒步穿越米仓山,重走红军路,应急拉练43公里的拉练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拉练,锻炼了队伍,让职工们更加友爱、团结、互助,我们团队的凝聚力增强了。
关爱每一位职工,职工的事情无小事一直是我工作的原则。有一年一个女职工发高烧,她的家人都不在身边,我派公司的职工陪她挂完液体,已晚上十点多了。她还在昏睡中,我让别的人都先回家,自己在她家陪护,一夜我几乎没有睡觉,第二天她清醒后很惊奇地问:“你怎么在我家呀?”当我给她说明情况后,她说:“你真是我的好姐姐!”
2006年夏天,公司一位职工的母亲去世,她的家住在泾阳大山深处,单位没有任何人去过她家,我就先坐火车,再坐汽车,最后坐三轮车,再加上一个多小时的步行翻山越岭,最终在老人出殡前赶到她家,送了老人最后一程。她的家人非常感动,热情招待我,专门蒸了一锅热腾腾的馒头,还炒了一盘青椒,他们说:“这是很高的接待方式。”平时不吃辣椒的我,吃了一个馒头后又乘车返回。
在干工会工作的那些日子里,我充分体会到一名工会工作者的不易,也充分体会到只有把职工的事情当大事看、当大事管,人心才能聚,企业才能发展。 (周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