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的梦想说出来
梦想因努力而成真
梦想是什么?我想每个人的心中答案都不一样:有的人梦想宏大,有的人梦想卑微……
从小到大,我也曾有过许多美丽的梦想:梦想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梦想成为一名令人羡慕的翻译家、梦想成为一位知名的作家尤其是梦想成为一名助人为乐、帮助他人的大慈善家……而存留、横亘在头脑中时间最长的梦想则是渴望成为一名时代发展的记录者和热心公益的社会工作者。如今这两种梦想越来越强烈充斥着我的内心,而且我也一直在朝着这两个梦想的方向去努力。
有时只要一有空,我就会拿起手中写给朋友,把挫折与不幸、快乐与忧伤以及不断变换的心境一起放飞在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从一件件琐碎的事物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又有时,只要经济宽余点儿,我便会想方设法去救助、资助别人,尤其是患病老人、重病孩子,包括残疾人,给他们以精神上的鼓励,增强这些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而我也在帮助他们的同时,快乐了自己。的笔,把昨天的慨叹、今天的感悟、明天的遐想,都一一地记录下来,写给自己、
因为这两种梦想,使我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因为这两种梦想,我的心中有了明确的方向。 (梁紫)
在行走中诠释“幸福”
我是一名“85后”,没有特别伟大的梦想,只想能亲眼去领略各地的风俗人情,开阔眼界,可以有闲暇的时间重拾画笔,可以每天都闻到书本上散发出的独特芬芳,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寻求无限的“刺激”。儿时,想的更多的是长大后要成为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直至大学毕业时也抱着这样的想法。如今毕业已有四年,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磨掉了所有儿时的梦想,唯独剩下的只有一个信念——活着。但我不想如行尸走肉般活着,我想要我的生活充满色彩,而不是只剩下灰白。
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大多的时间都是在码字,用客观的眼光去围观别人的“幸福”,却很少有时间去诠释自己的“幸福”,思维的束缚会让人失去前进的方向,而一味停留在固有模式里。我希望能在行走中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希望能在这些美好中寻求到让人为之振奋的“气息”,希望自己并不是那井底之蛙。
眼界有多宽,心才会有多宽。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自然无法体会小鸟能在天空中翱翔的滋味。一个人,不一定要有多少知识要,但一定要有见识。少见多怪者,常是烦恼的制造者。见得多,看得远,想得开,所以能体谅,能释放。眼界注定心的格局,格局框定人生命运。 本报记者 杨琳
希望城市中有自己的乐园
偶然一次翻箱子,找出一本我幼儿园毕业册,里面专门有一空白页,主题是要求小朋友写出自己的梦想,下面歪歪扭扭写了一行字:“我长大要当解放军。”如今我已近而立之年,儿时梦想却没有机会实现,今又提起梦想二字,我顿时无从提起。
小时候总听老师们讲,你们是祖国八九点钟的太阳,是祖国未来的主人……那时听到这样的话很高兴,学习的劲头也足了。可大学毕业时,学校不包分配工作,却要求学生90%以上必须有工作签约书,否则不许毕业,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声誉。我们只得把任务交给父母亲友,托关系弄一个单位的公章交差毕业。
参加工作后,随着年龄增大,由于工程单位男多女少,很多职工常年在深山里工作,哪家的姑娘愿意和你搞对象,那时我们就梦想着能找个好对象,赶紧把婚事办了。每年分配到项目部为数不多的女大学生,早已被副总工、技术部长等超级剩男“预定”,有时甚至会为了“爱情”擦枪走火,大打出手。我有幸已经步入婚姻的殿堂,却不幸进入了爱情的围城,关于自己的梦想,我早已舍弃当年的豪迈,更失去了那种说走就走,拿起背包去旅行的勇气。
我现在的梦想很实际,我属于“80后”对生活还是充满活力的,但是周围却没有一个打篮球、踢足球的地方,希望政府多规划一些公共健身公园,让我在充满混凝土的城市中找到自己的一片乐园。(朱提)
让世界多些爱 多些温暖
当前,举国上下都在热议“中国梦”,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而每个人的梦想,都来源于现实生活这一土壤,也必将从现实生活出
发。我也仔细审视了自己的梦想,一个小小的梦想。作为一名在铁路高职院校从事教育工作的普通教师,我期待着我们祖国的铁路建设能、够稳步发展,并造福于民。也希望我们培养出的一批批铁路大学生们,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大显身手,建功立业。同时,作为一名刚刚升级为父亲的我,也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茁壮成长。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让世界多一些爱,多一些温暖,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获得自己最本真的幸福,且梦想成真。
(张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