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把企业发展的红利最大限度地让给职工
——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依靠职工先从关爱职工做起
“从今年起,公司各部门正职以上或者有突出贡献、工作满三年以上的职工将给予配股10万元的奖励。”今年9月底,在榆林召开的全省乡镇(街道)暨非公企业工会工作推进会期间,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省总工会主席黄玮在实地考察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工会工作时,对该公司这种“把企业发展的红利让给职工”的做法给予高度肯定。
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民营矿产企业,其黄麻梁煤矿于2011年3月建成投产,是陕北首家采用综采放顶煤技术的样板矿井,而在煤矿投产的当年他们就成立了工会组织,目前职工入会率达到100%。在今年煤炭价格下滑、煤炭市场不景气的前提下,该公司充分发挥工会职能,紧紧依靠全体职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不断加强企业管理,实现了高产高效,产销平衡。在逆境中,企业经营情况成绩斐然,公司总经理李自新对此感慨地说:“越是在逆境中,企业越要关心职工,而企业工会做了大量富有实效的工作。”
依靠职工先要从关爱职工开始。煤炭企业,一般都远离城区,职工生活不便。企业工会成立的三年时间,他们从衣、食、住、行、乐等多个方面入手,相继实施了大批职工关爱工程,把关爱体现在每一个细节。当天中午,记者随着公司综合办的纪建欣来到公司办公楼一楼小职工灶吃工作餐,两张桌子上放着一荤一素两个菜和一盆鸡蛋汤,主食是白米饭、热馒头,饭菜虽不丰盛,却不限量,吃多少拿多少,还是免费。“要吃好,就到职工餐厅去。”哪儿是每顿两荤两素4个菜,主食除了米饭、馒头还有饺子、羊杂等,饭菜可口实惠,但要适当地掏点钱。公司工会主席杨树录说:“为了保证职工吃好,我们工会一直坚持没有把职工灶承包给个人,工会还组织职工代表从蔬菜采购、饭菜加工、饭菜质量三个环节进行把关,公司给每位职工每天要补助13元,针对煤炭生产企业三班倒的特征,职工餐厅做到24小时都供应饭菜,保证让职工吃得放心、安心。”再走进单身公寓,4个人一间的宿舍里干干净净,每间宿舍都配备了电视、电话和网线。单身公寓里的职工浴池、热水器也是24小时开放,保证职工的随时需求。难怪职工说:“这样的服务,在星级宾馆也难遇到!”
虽然公司才成立三年时间,但企业工会通过职代会、厂务公开、工资集体协商等民主形式保证职工工资按比例稳步增长。为改变矿区单调的生活,给职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近三年来由公司工会牵头,他们逐步打造花园式的现代化矿井,在生活区修建了图书室、棋牌室、卡拉OK室、多功能活动室和篮球场等,满足了职工业余文体活动的需求。在榆林房价比西安高的背景下,一个更让职工高兴的大事还在等着大家。由公司出资修建占地36亩的“泰祥家苑”4栋高层住宅楼已开始打地基。杨主席告诉记者,明年房子好了以后将以成本价卖给职工,职工的住房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46岁的孔幸福是一名农民工,今年5月20日他突发脑溢血晕倒在工作现场,公司立即派车将他送到榆林市星元医院治疗。因为家属路远未及时赶到,公司工会就派人24小时轮流在医院值班照顾他;在得知他家庭贫困时,公司工会发给他一万元补助金的同时还组织职工捐款7万余元。由于治疗及时、资金到位、照顾周到,两个星期后孔幸福病愈出院。现在他已回老家休养,他临走时拉着工友的手说:“我身体恢复好后,还来这儿打工!”像这样关爱职工的事例还很多。在关注职工个体困难的同时,公司工会注重从源头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协调有关部门先后为职工缴纳了养老、医疗等“四险一金”,“我们职工的劳保福利都是榆林市最好的。”
“对职工更深层次的关爱在于送技术、送技能。”基于这样的认识,从去年开始,该公司启动了技术创新活动,出台了技术创新评比和奖励办法。一年来,各基层共选送创新项目42项,集体最高奖励一次拿到了30万元,个人最高拿到5万元。总经理李自新说:“技术创新工程的启动,不仅进一步优化了全矿各大系统和生产环节,为我们节约了大量资金,而且成为职工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目前,通过技能培训和学历再教育,该公司430名职工中大、中专以上学历人员占到职工总人数的91%以上。
本报记者 阎瑞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