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雾霾来袭市民如何健康出行
进入10月份以来,“雾霾”再次成了各地新闻的关键词,城市雾霾对于健康危害到底有哪些?面对即将来临的供暖季可能造成的雾霾天,怎样才能保证较为健康的出行?到底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保障室内空气的洁净?
雾霾颗粒越小危害越大
在西安秋冬频现的雾霾天里,各大医院接诊的像王顺德这样患上呼吸系统或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明显增多。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的门诊室外,前来就医的患者正在耐心等待叫号,中间夹杂着不间断的咳嗽声。“我们呼吸科接诊的季节性特别明显,每年一进入供暖季,患者人数就增多了,而到了夏季患者人数就很少。”该科陈医生介绍,他从医10余年了,但对于近两年患者人数的增加速度还是很感慨,他说:“10年前,冬季门诊量每天也就是30人左右,今年进入10月份后,每天接待的患者人数平均就达到了80人,照这个趋势,我看供暖季开始后人数还有可能增加。”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徐东群长期从事空气污染物暴露评价,她著作里提到,越小粒径的颗粒物影响越大,拿PM10与PM2.5做比较,粒径更小的PM2.5对健康影响更大。多项研究表明:二者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滞留在呼吸道的部位以及所吸附的有害物质有区别。首先是滞留在呼吸道的部位不同,大于5微米的多滞留在上呼吸道,即沉积在鼻咽区、气管和支气管区。这些颗粒物不会久留,通过纤毛运动、吞咽或咳嗽、打喷嚏而排出。小于5微米的颗粒物多滞留在细支气管和肺泡中。颗粒物越小,进入部位越深。颗粒物会刺激和腐蚀肺泡壁,长期作用可以破坏呼吸道的防御机能,致使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发生。其次,颗粒物可以造成人体免疫机能下降。研究发现,长期暴露在颗粒物污染环境下的小学生免疫功能会受到明显抑制。另一方面,颗粒物还可以增加动物对细菌的敏感性,从而导致肺对感染的抵抗力下降。
风小雨少空气差还是尽量少出门
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2.3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的一年。在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首席气候专家周兵看来,造成雾霾多的原因首先是,平均风速的减小,使得风力对污染物的搬运作用在减弱;其次静稳天气的增加使得污染物不容易扩散;第三是降水日数减少明显,近50年来减少了10%,导致气溶胶(液态或固态微粒在空气中的悬浮体系)的湿沉降减弱。
“雾天可是老人的‘危险天’。”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科科长常锋建议,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天最好不出门,否则可能诱发病情,他解释说,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起雾时气压低,含氧量也较低,人容易胸闷,而潮湿寒冷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雾中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会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
外出归来及时清洗室内别忘控污
11月2日,笔者在西安市南二环某知名电器卖场了解到,10月以来,空气净化器销售火爆,销售人员刘女士表示:最快的时候半小时就卖了5台,部分型号甚至需要提前预订。
“对于老百姓来说,雾霾天气里可以采取的措施也不少,早上起来不要急于开窗通风,等到太阳出来,雾气散一散再通风,出门的话一定戴上能达到防雾霾效果的N95口罩,徐东群书中这样介绍:N的意思是不耐油,而95是说过滤效能达到95%,但这并不是特定的产品名称,只要符合N95标准,通过NIOSH(美国国家职业卫生研究所)审查就行,这个目的就是为了防止雾霾“从口鼻入”,而外出回到室内时应该及时清洁皮肤、冲洗口鼻。
“空气净化器因其价位较高,可能不是家家都能准备,我认为要做到室内空气清洁首先是一定要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在陈医生看来,尤其是在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室外有雾霾刺激,室内要是也有二手烟污染,肯定会提高罹患相关疾病的概率。 (万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