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调整结构 破解难题
延安统筹发展建设幸福圣地
本报讯(记者 钟洁)从2010年7月起,延安以统筹城乡发展总揽工作全局,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城镇体系建设,着力破解改革发展难题,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2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271亿元,人均突破9000美元。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工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在保持石油、煤炭产量稳定增长的同时,大力推进能源加工转化,积极发展非能源工业和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围绕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启动了6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洛川国家级苹果批发市场等项目建设,苹果、蔬菜、畜牧等产业加快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启动了十大革命旧址景区保护提升改造工程和黄帝文化园、黄河文化园等五大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去年到延安旅游的游客达到2190万人次,综合收入118亿元。
快速推进城镇体系建设。确定了“1个中心城市、12个县城、33个重点镇、100个新型农村社区”四级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启动实施了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山体居民搬迁、沟道治理、市政设施配套、城市景观提升等六大工程。
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启动实施了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通了西安至延安动车,延志吴高速即将通车,延安新机场、延延高速等项目进展顺利。治沟造地工程列入国家土地整治重点项目,累计造地12.6万亩。累计完成退耕还林9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5.4%,陕北地区绿色整体向北推移了约400公里。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成为全国首个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覆盖地级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整合城区教育资源,不断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全市新建、改建中小学384所,幼儿园190所。三年来,开工建设保障房7.4万套,解决了3.2万户群众住房困难,实施扶贫移民搬迁2.5万户、9.8万人,10.6万贫困人口脱贫。
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户籍管理、行政审批等各项改革,努力破解资金、土地、体制机制等方面制约难题。组建了十大融资平台,发行了城投债券,27家金融保险机构在延安市设立了分支机构。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组建了民间投资公司,与一些大企业合作实施了一批BT项目。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去年引资总额突破千亿元,一大批招商项目落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