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22日

陕西工人报延长石油专刊-副刊 故乡在陕北 姐弟情 光影 高家河边的冯来成 鱼的选择

当前版:第A8版:延长石油专刊-副刊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延长石油专刊-副刊
08

高家河边的冯来成

·陈刚军·

我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外面突然雷声阵阵,下起了豆粒大的雨,也可能是喝了些啤酒的缘故吧,他们几个妙语连珠,就像窗外晶莹的雨点串在了一起。

“喝酒喝的是心情,是人气,图个舒畅。”“一次相见,永远做朋友。”“我们几个在一起,不管谁的话语多尖锐……”我记不住这些话是谁说的了,意思是说他们平时说话都比较直接,但都能包容、理解。

这几个人是冯来成、梁有学、袁高社、张延龙、张建英和李建宏。他们几个常是巡查线路的时候遇在一起,就找个地方一起吃饭。

我是在洛川县永乡乡高家河村旁的一个巡线值班点和他们遇上的,这个值班点在重要路口,因而放置了一个“特种房”,他们说房子价值八万元,我看里面能烧暖气,有换气扇、电视机、电磁炉、烧水器等,收拾得干干净净,能满足日常生活。冯来成住在架子床下铺,张延龙住在上铺。房子南侧是一条河,叫高家河,河水不大,很清澈。

走进房子,几个巡线工就开玩笑问冯来成,“你住这里,你老婆住哪里呢?”他们彼此亲近,就也这样打趣。我来之前就听巡线队的管理员说冯来成的老婆去世了,就埋葬在离他住的“特种房”不远的地方。大家那么一问,冯来成就指指高家河的南边,说那个坟就是老婆的。

冯来成告诉我,他的女儿出嫁了,儿子一家也不在老家住,家里就他一个人了,他就常住在这个值班的地方,只有需要挑水了才回家。他早晚巡查的线路在高家河北面的山峁上,走一趟大概要一个多小时,完了就回到那个房子里。

从高家河那条山沟里走出来,我问冯来成有没有想给自己再找一个老伴,他说这些巡线工朋友也给他介绍呢,但是老婆去世不满三年,再就是找一个合适的人一起过日子也不容易。

流淌着高家河的那个山沟在河水和初夏的雨水滋润中郁郁葱葱的,树木要比别处高大,有河流,就也显得美丽了许多。看到冯来成妻子的坟墓和白色的纸花,不知怎的,我就想到了秦腔《周仁回府》中《夜逃》这折戏,想到周仁之妻为保全嫂嫂性命,乔装嫂嫂模样,挺身而出,无奈自刎,周仁深陷困境,携嫂出逃,遇着妻子之墓,哀伤地唱着“夫妻们分生死人世至痛”,“今夜晚月朦胧四野寂静,冷凄凄荒郊外哭妻几声”这样的戏词。

这里的人几乎都有苹果园,冯来成家里没有,他说山沟里阴,种植条件达不到,他自己的和儿子的,共有十亩玉米地,就他一个人打理。没法用机械,在这沟壑梁峁间种这么多玉米,谈何容易!记得小时候,我家里只种有一两亩玉米,松土、播种、灌溉、施肥、锄草和收获的整个过程,也让父母和我们姊妹几个觉得很累。掰玉米的时候,天气炎热,要是不穿长袖衣服,玉米叶子刷得人胳膊上全是淡淡的血痕。冯来成的劳动强度就可想而知了。

冯来成今年55岁,他的面色就像罗中立那幅著名的油画《父亲》中“父亲”的面色,脸型方正,人显清瘦,但他双目似乎比“父亲”炯炯有神。喝酒的时候,他不虚掩,不遮挡,放得开,像是一个性情中人。我坐在他旁边,和他聊着秦腔剧目,说到《血泪仇》的时候,他对里面《龙王庙》一折所传达的情感讲得十分精准,说那确实悲惨,可能也只有他这样经历了岁月沧桑的人,才会有这么深切体悟。我们不时一起哼唱几句来。

雷雨很快停歇,走出饭店,只觉得空气清新宜人,远看高原的周边,天与地相接的地方,涌动着团团霞光。

(管道运输公司)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