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25日
权益保障
03

“五创”机制点亮就业一片天

——镇坪县创新就业环境推进就业创业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处在工业基础薄弱的安康市镇坪县在县内就业岗位不足的情况下,依靠盘活存量、挖掘现存就业岗位等措施之外,采取突出抓好“创业环境、创业载体、创业升级、创业培训、创业规范”五个重点的“五创”机制,点亮了推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一片亮丽天空。

强化四个保障,营造创业环境。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任组长,人社、财政、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为创业、就业提供全程服务。健全了镇级人力资源保障机构和村级示范点,实现了县、镇、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的全覆盖。强化服务保障:建立了创业咨询制度,聘请20多名县内自主创业的企业老板和有关部门技术专家,组建了创业项目咨询、专家评审团,进行全程对口创业指导,定期组织创业人员座谈会,对在创业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协调解决。强化政策保障:近年来,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鼓励全民创业的决定》等一系列促进创业就业的政策措施,健全了就业工作奖惩机制,全力保障了高起点创业和高质量就业。强化资金保障。以争取省市项目资金和小额贷款作为解决资金瓶颈的重要途径,专门设立镇坪县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绿色通道提供信贷服务。

搭建三个平台,完善创业载体。成立创业机构:建立便民服务大厅,专门提供就业失业登记、职业介绍、政策咨询等创业就业“一站式”服务,常年受理创业项目申报,为创业人员提供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等全方位创业服务,扶持政策落实更加到位,权益维护更加有保障。加大创业宣传:加强与县委宣传部、广电局的合作,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宣传栏、简报、电视等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创业就业政策,为自主创业者提供信息支持与前期服务,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就业创业工作中。搭建创业平台:围绕“一县一业、一镇一园、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发展战略,通过培育特色产业、组织劳务输出、建设创业示范园等多种形式,为自主创业搭建平台,带动促进了全民的创业热情。

推进三个联动,加快创业升级。政策扶持推动: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的税费优惠、社会保险补贴、创业培训补贴和一次性创业补贴、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相关部门促动:建立由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在内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促进创业工作体系,重点加强对创业工作的研究和协调,协作推进和落实各项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扶持政策,积极推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在县域内扎实有效地开展。全民参与联动: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营造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投身创业的社会氛围,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用先进的创业文化塑造时代精神,用时代精神激励创业发展。

建立三个模式,提升创业培训。开展“分类式”培训:坚持“面向市场、突出重点,因人而异、提高质量”的原则,对具备创业条件、有志回乡创业的农民工,抓好创业培训辅导,提高其创业能力;对技能水平不高且有就业培训愿望的农民工,着重在提高其技能水平上下功夫;对年龄偏大、不愿外出的,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种植、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其增收能力;对失地农民、城镇失业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使他们学到了一技之长。开展“订单式”培训:每半年开展一次企业人才、用工情况调查摸底活动,邀请企业负责人参加岗前培训研讨会,根据用人单位对招用人员的技能要求,指导培训机构开展相应的专业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上门式”培训:组织专业对口、经验丰富的教师深入企业上门免费开展培训。

实行三制管理,确保创业规范。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拓宽创业就业渠道:坚持把公益性岗位开发与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相结合,不断挖掘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潜力。建立创业项目库,搭建项目对接平台:按照“以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以创业带就业”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采取面向各镇、县直部门、企业、社会团体积极开展征集创业项目,从中筛选投资少、风险小、收益高、见效快、适合广大创业者投资的创业项目进行策化包装、推荐,吸纳各类劳动力。完善创业考核机制,促进管理水平提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创业就业工作,将创业项目的推介、创业资金的投入、创业服务的质量等作为衡量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主要指标,列入各部门年度工作考核的范围,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确保了创业就业工作目标明确、措施到位。 (杨志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