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上班!你有职业倦怠症吗?
“哪怕生病也不想上班”、“不愿与人说话,有种消极怠工感”、“不停地换工作,却没一个感到舒心的”……如今,职业倦怠感像流感一样,传染给很多人。业内专家表示,工作压力适量,可以让人挑战自我,而超越极限的工作会损害心血管,影响免疫系统。有了职业倦怠感后,人可能会出现暴躁易怒、焦虑不安、失眠抑郁等症状,需要引起重视。
职场里的“倦鸟”
“如果我的业绩不能达到一定的数额,薪水就得不到保障,工作岗位也要受到影响。”王淼是吉林省某保险公司的业务主管,现在她每天都要面对这样的考验。大学毕业后她一直在外打拼,5年多来,从未停止过工作,迫于业绩的压力,每天处于焦虑状态。“现在我每晚靠安眠药入睡,不想上班,就想逃避工作。”王淼告诉笔者,自己的厌倦情绪越来越严重,经常发脾气,甚至影响到家人的生活。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当前,职场“倦鸟”现象已经十分普遍。职业倦怠,这种最初只是特指医护辅助行业员工由于过度劳累而导致的疲怠感,在当下已遍及各个行业。
多重因素致倦怠
长春市心理医院副主任医师燕利娟告诉笔者,在其接待的咨询者中,因职业倦怠造成焦虑和抑郁的比例越来越高,其中年轻人占主体。“除了受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影响外,很多人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她说,患上职业倦怠症者,大多属于完美型人格,方方面面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让别人赞美自己,其实他们的心里感觉到很苦,很累。
心理专家认为,太爱竞争也是一种心理障碍——它融合了强迫、自恋、妄想、偏执等症状。它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情以及和他人的关系。随着时间推移,严重者会引起家庭破裂,造成和他人关系僵滞,甚至给患者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职业咨询师董一鸣认为,在现今以社会等级地位和物质财富占有度作为重要衡量标准的情况下,职场里的焦虑感和倦怠感会加速到来。
燕利娟告诉笔者,很多人由于工作压力过大、缺乏自主性、薪资待遇不符合期望、职场人际关系复杂等原因,也会变相引发职业倦怠症。
业内专家表示,很多职场人员对于职业倦怠往往视而不见,以为像感冒一样能不药而愈。“事实上,不找出真正原因,往往会让自己越来越不快乐,严重的话也许会患上抑郁症,甚至导致更严重的精神疾病。”
吉林省仁爱心理学校校长赵会华建议,一些企业或机关单位应该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企业应多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强企业凝聚力。例如交友、娱乐等活动可以让职业“倦鸟”们的压力得以释放。此外,领导与员工的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关心下属,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给年轻人一些尊重和空间,也是让他们感到自信、快乐的方式。
心理专家建议,社会要对“倦鸟”们有支持系统,包括媒体的宣传和诊治的平台,要让“倦鸟”们对自己的职业倦怠症知道如何检测,如何预防。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