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让“烽火之星”光耀烽火
——陕西烽火通信集团公司助推企业文化建设小记
笔者来到陕西烽火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刚好赶上2013年11月的“烽火之星”名单公布。烽火集团工会主席谭跃成来到所属烽火电子供应部,宣读了表彰刘谦为当月“烽火之星”。这对刘谦来说有点意外,他诧异得半天没说出话来,在大家的一阵掌声中才回过神来,那种喜悦与幸福溢于言表。“我其实也只是做好了我分内的工作,组织就给我这么高的荣誉,我真是太感动了!”
刘谦是该集团第15批获得表彰奖励的“烽火之星”。该集团本月评选表彰“烽火之星”集体2个、个人2名,截至目前共评选表彰了“烽火之星”集体18个、个人41名。
谭跃成介绍说,在2012年初召开的职工代表大会上,职工代表提出了开展“烽火之星”推荐、评选、表彰、奖励活动的提案,奖励基层普通职工,只要在某一方面某一专业领域具有突出表现和闪光点就可以受到表彰。随后集团工会组织向公司党委进行专题汇报,并开会讨论形成议案: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由工会组织实施,形成完整的表彰体系。
董鸿炜是第一批获得奖励的“烽火之星”,他是烽火恒鑫纺机公司的一名管理人员。在参加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会期间,董鸿炜负责展馆的装修布置、设备安装调试及邀请重要客户的后勤保障和撤展等工作。身兼数职本已十分辛苦,但为了降低会务成本,他主动提出将以往展会会务、住宿、交通保障三个人负责的工作由他一人承担。他精心策划、合理安排、周到服务,使整个展会期间工作井然有序,而他却忙前忙后、顾不上喝一口水;当大家已经在吃工作餐时,他还在考虑“还有哪位客户没有就餐”。不仅如此,董鸿炜不辞辛苦,从宝鸡出发开车近二十小时将参展的技术人员安全运往上海。
生产保卫部经警队是第一个获得奖励的“烽火之星”集体。这是一支半军事化管理的单位,无论三九严寒、还是三伏酷暑,他们都无怨无悔地担负着公司生产办公区域的安全保卫和产品押运工作。2013年6月份,由于部队急需,产品发货量陡增,押运任务也逐渐繁重起来。短短20天时间,派出警员32人次,行程4万余公里,圆满完成了16个批次押运任务,安全及时将产品交付部队用户。
不论是董鸿炜身兼数职为工作,还是经警队押运队员忠于职守、不辱使命为客户,他们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勤奋团结,以诚取信”的烽火精神,受到了公司干部职工和部队官兵的好评,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在首批“烽火之星”揭晓之后,烽火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唐大楷前往恒鑫纺机公司,将奖金送到了获奖的职工手中,说了一段至今让许多职工记忆犹新的话:“我们烽火能有所发展,都是广大职工努力拼搏的结果,我们就是要通过烽火之星的评选表彰,使普通职工一点一滴的成绩得到肯定,使普通职工的优良作风得到褒奖,让一个个烽火之星光耀烽火。”
“烽火之星”评选表彰没有名额限制,没有设立硬性标准,只要职工、班组或团队在某一项工作、某一个方面有创新、有亮点,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有指导意义,都会被表彰。王庆生是烽火电子表面处理车间喷漆工段的一位老职工,从事喷漆工作已经三十多年。他爱岗敬业,默默奉献,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过硬的个人技能,出色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艰巨的生产任务。车间推荐他参加七月份的“烽火之星”评选,但这个月各基层单位共推荐了10多个候选人,按惯例,王庆生可能无缘七月份的“烽火之星”。评委会经过仔细斟酌、分析,认为对在生产一线工作成绩突出的老职工应该给予应有的褒奖,以鼓励一线职工的生产和工作热情,决定在已有评选结果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名额,使王庆生成为当月的“烽火之星”。
走进烽火集团厂区,随处可见受表彰“烽火之星”的名字,先进事迹,单位橱窗张贴着他们的照片,内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都是他们的事迹,食堂、宿舍,职工的讨论话题都是“烽火之星”。经警队员罗毅龙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只是尽心尽力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也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但却成了第一个被表彰的‘烽火之星’集体,又是照相、又是上电视、又是登报,放大的彩色照片还贴在了橱窗里,也让我们实实在在过了一把‘星瘾’。”
(实习生 古晓娟 通讯员 付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