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工人阶级为实现“中国梦”发挥主力军作用的三个关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多次重申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指出工人阶级是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中国梦”的主力军。这是对我们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工会干部的极大鼓舞,同时也为新时期工会工作指明了方向。那么,落实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讲话精神,发挥工人阶级实现“中国梦”主力军作用的关键是什么?笔者以为必须紧紧抓住三点:
一、政治上必须保证职工主人翁地位
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要得到全面体现。首先,要重视发挥和积极引导职工参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发挥工人人大代表、工会界政协委员的作用,切实保证维护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和政策,真正体现广大职工的意愿和要求。其次,要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和实行职工民主管理,深化厂务公开,尊重职工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切实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第三,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一”讲话中“造福劳动者”的指示,紧紧围绕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维护好职工群众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工会组织要切实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通过为职工群众办好一件件小事、实事,把工会组织建成广大职工信任的职工之家。
二、经济建设上要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社会主力军作用
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工人阶级是当之无愧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排头兵。工会是工人阶级最广泛的群众组织,是工人阶级利益的当然代表和直接维护者。
当前,各级工会组织要牢牢把握时代主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唱响“劳动光荣、工人伟大”时代主旋律,要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竞赛、创建“工人先锋号”、合理化建议和发明创造等多种形式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激发和挖掘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建功立业。
三、工作上要着力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目前,职工队伍的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和引导广大职工充分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提高自身素质,更好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历史重任,是摆在工会组织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要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强化其“主力军”意识。必须客观看到,由于社会的深刻变革,特别是由于各种社会差别的存在,目前职工中单纯追求物质利益、淡化自身历史使命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势必影响到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中国梦”主力军历史作用的发挥。提高职工政治素质,强化工人阶级主力军意识刻不容缓!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大学校”作用,通过党的“十八”大、工会“十六”大精神的学习和宣传,大力开展工人阶级优良传统和优秀品德教育,以劳模精神和无私奉献的时代品格,引导广大职工自觉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增强新时期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增强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当好实现“中国梦”的时代领跑者。
二要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素质,担当起“主力军”重任。
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素质是工会发挥主力军作用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工会组织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优势,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努力推进职工书屋建设,启发和教育广大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增强学习自觉性,激发广大职工转化为知识化、智能化人才。努力打造知识型、专业型、技术型、创新型的职工队伍,担当起历史赋予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三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形势政策教育,当好社会稳定的维护者。工会要创新开展工作,配合政府和相关部门教育和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科学组织和开展形势宣传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当好社会稳定的维护者。
(崔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