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4年01月06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春天已经不再遥远 剪纸 回故乡之路 照金访潘西顺 故乡的乳名 书法 对话 温一壶冬韵的老酒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春天已经不再遥远

文/奚建伟

明末的东林党领袖顾宪成创办了东林书院,写下著名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他们讲学之余多议论国家大事朝政纲纪,可谓名副其实,不是挂挂羊头的对子。

巧的是,清末政坛一位风云人物曾国藩曾在湖南的岳麓书院读过书,后来也写过一副著名的对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住两根穷骨头。”

看这两副对子,各有境界,千秋内别。前一个,似乎直接点明了读书的用意,符合古代士子修身立命的根本;后一个,虽也含有修身之意,但重点指出在强调个人的养身之道和守志之本。从意境来看,前者更趋直白,一目了然,而后者多含隐晦之情,有提点,有激扬,有比喻。它妙就妙在一个“穷”对应一个“春”字,如果说前者表达了浪漫主义情怀,后者则表达了教人懂得什么是骨气和志气。

那么,“养活一团春意思”是否可以理解为“养活一团和气”呢?个人觉得不是,但有一点意思在。因为春天万物苏醒,伺机勃发,使人感觉春意盎然,积极向上,可是这种抵制冬寒的萌发也代表了一种抵抗的力量在持续发力,因此万物貌似都在和悦探嫩伸展新绿,表现出一团融融的和气,其实它们是以否定一种存在肯定另一种存在的方式暗藏杀机。这恰好符合我们的“矛盾律”,事物内在的矛盾或相对,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但是曾国藩也许不是要说这种意思,因为曾国藩写这个对子的时候已经官居一品,荣膺两江总督,况且以他一贯明哲保身的思想态度,忠君报国的立志行为,相信更多出于励志自勉,或者对兄弟子女的警醒需要。他用家书形式时刻提醒每个家庭成员勤俭恬淡地守成,更难能可贵的是甘心于一个“穷”字,因为他始终认为“穷”乃最安全的护身符,不过穷并不表示丧志落拓,哪怕真的只剩“撑起两根穷骨头”的时候也要做到满心春光明媚豁然开朗,拥有积极向上奋发努力的朝气蓬勃之气概。

相比而言,陆游对春天的解读似乎就显得悲观的多了,他在名篇《钗头凤》里有这样一说:“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一看便知写的儿女情长,风花雪月。且不去问陆游当时的心境和遭际,单说他悲催的词义似乎也叫人觉得他枉对了一段美好的春意。

斗转星移,成就了四时交替,随着数九严寒的尾声,轮回中的春天我们就听到了它走来的脚步。

因为春天是一年四季的开头,所以我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各行各业紧密谋划,推陈布新,设立目标,努力进取,丝毫不能有所懈怠含糊。这个时候对于读书人是个催发的时节,梅花逐渐凋落,桃花含苞欲放,空气里弥漫着混合花香,百草萋萋,昆虫飞鸣,和风惠畅,湍流潺潺,偶有雨声散落,那也是伴随着读书声的和旋……它在国家,似乎要有革故鼎新的新气象展现;它在地方,或许可以看到真有勤政为民的形象涌现;它在家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相敬如宾,亲亲祥和;它在社会,大同与小康,真诚与和谐,救难与友爱,贫富与平等,道德与法制,一切的一切皆有一团春意思,令人鼓舞与上进,奋发与勤勉……

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春天送暖也是一步三回头的,因为春虽坚定地来,可寒冷的倒行逆施依旧余力尚存,所以时常即使到了清明时节也会出现雨夹雪的现象,春寒料峭在这个时候便不再属于形容,是冷酷的存在。每个人过于期待春暖,所以到这个时候或许多少有点失望或焦躁不安,但是只要真正善于做到“养得一团春意思”,坚信反复拉锯乃暂时之作,那么心中春来早,万花香满园的意境,你将首先有幸得到。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