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帮创业 促就业
我省多措并举应对“最难就业季”
本报讯 为应对“最难就业季”,我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中,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提升创业能力、加强孵化指导、提供融资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力度,通过鼓励帮扶高校毕业生通过创业实现并带动就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省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省人社厅、教育厅联合开展了创业培训进高校活动。我省具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学年学生,均可参加SIYB创业培训。同时,在高校选择一批热爱创业培训工作,有一定经济、工商管理和企业管理知识背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参加SYB师资培训,优化我省创业培训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培训质量。到去年9月底,全省共培训高校毕业生11226人。
早在去年10月,省人社厅会同财政厅出台了《关于推进陕西省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决定在我省建设和认定一批创业孵化基地,为缺乏创业经验和经营场地的创业者提供服务和帮助,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作用,鼓励和扶持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全民创业。省人社厅在西安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建立的陕西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目前批准入驻企业69家,在驻企业40家,孵化企业产值达到6000万,带动就业600余人。同时组建了一支包括创业成功人士、高级职业经理人、风险投资专家、学者教授、政府工作人员在内的179人的创业导师团队,定期为创业大学生提供项目论证、创业培训、企业诊断、管理咨询、投融资指导、税务知识培训、政府项目申报指导等帮扶,有效提高了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在我省,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通过小额担保贷款或者大学生创业基金贷款获得融资支持。毕业5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小额担保贷款额度不超过10万元,贷款期限一般为2年,最长不超过4年。截至去年10月,我省已为5747名大中专毕业生发放了小额担保贷款,贷款金额5.29亿元。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实际情况,省人社厅放宽大学生创业基金贷款对象范围,改变还款方式,对于由于经营或其他不可抗力的原因在创业贷款的还款上存在一定困难,不能按期还款的情况,出台了呆坏账核销管理办法和延期还款处理办法。目前,已为100名大学生提供创业基金994万元,扶持大学生创业企业59家。
(孙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