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流淌在舌尖上的年味
袁淼正在晾晒鸡大腿
杀猪过年
腊肉拼盘
婚宴上的鸡蛋饺子
有人说,年味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是天空五彩缤纷的烟花;也有人说年味是车站码头的嘈杂声,是游子匆匆赶路的脚步声……在笔者看来,年味是家人围在桌边,其乐融融,和谐美满;那杯中的酒,已经不是酒,分明是浓浓的血脉之情。流淌在舌尖上的年味,不仅是凝结在人们舌尖上的美味佳肴,更有一份欢乐和团圆。无论是大年三十的团圆,还是之后的走亲访友,都离不开一个“吃”字,过年是一场场饭局的大串联。
地处秦岭腹地的宁陕,一进入腊月,家家户户就要开始准备烘腊肉了。家住县城的退休干部王大爷今年更是早早买好肉,一块一块分割好,把肉送到了农村的亲戚家里面烘干。
王大爷的儿子在外地工作,今年过年回不了家,王大爷把烘好的腊肉给儿子家寄了一些过去。“吃到了腊肉就想起了家!”王大爷的儿子王林茂在电话里说。一块小小的腊肉勾起了游子浓浓的乡情,腊肉的香气在王林茂一家的舌尖上流淌的同时,也让他们的思亲之情和思乡之情变得更加浓郁,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随着年关的临近,家住城关镇汤坪村三组的张明银早早就忙活了起来。小儿子张飞腊月二十二结婚,要节俭办事,所以决定在家里办酒席招待亲朋好友。这一天,张明银的家里热闹非凡。院子里架起了蒸笼,蒸蛋饺、蒸鸡蛋糕、蒸山药、蒸酒米饭、蒸猪蹄子、腌菜蒸肉、粉蒸肉、豆酱蒸肉,八大碗代表的是蒸蒸日上。帮厨的几位大姐在厨房里忙个不停,切好的凉菜一溜溜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一张大案子上,远近的亲朋好友在张飞的婚礼上把酒言欢,亲情如同杯中的烈酒,香醇浓郁。
杀猪喝疱汤是宁陕腊月里的又一件比较重要的事。在宁陕农村,腊月里农民都要把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喂的猪杀了,意味着杀猪过年。而且,不管哪家杀猪,都要拿出猪头肉、猪肝,猪排,猪血等做菜,配上自家酿制的苞谷酒,邀请邻里、亲朋好友到家吃饭。腊月二十一,家住城关镇关一村四组的董义军请来了村里的亲朋好友到家里喝疱汤。烧水、拉猪、杀猪、去毛、下头、上架剖边,不一会儿一头二百多斤的大肥猪在杀猪师傅龚天洲的手里,就变成了一块块分割好的肉块。香菇海带炖猪排、酸辣猪肝、酸辣猪血、凉拌猪头肉……一道道由猪肉做成的美味不一会儿就端上了餐桌,亲朋好友在谈笑之间,吃完了盘中菜,喝完了杯中酒。
老县城袁记农庄的老板袁淼今年格外忙活,他不光要为自己家准备年货,还要为从西安来的游客准备年货。去年底,袁淼就接到了西安朋友的电话,一家人打算到他那里过年。袁淼的袁记农庄已经开了有八个年头了,蒸盆子、粉皮炒腊肉、板栗焖鸡、血粑粑、熏肠、鸡蛋饺子等地道的宁陕地方特色菜,吸引了西安、汉中的游客纷至沓来。西安的郭先生去年就在袁记农庄订好了餐,大年初一一大早,他就准备带着家人到宁陕来住几天:“这里不光山好、水好、空气好,吃的也是绿色食品。忙了一年,远离都市喧嚣,到这里来赏美景、品美食,放松一下,实在是太惬意了!”
杨宁 陈苗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