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西安重装集团
给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对于成功的企业来说,许多优秀人才是被企业不断攀升的业绩和宽容深厚的文化氛围所吸引而留下来的。“在重装,我干得开心,活得舒心!”说起西安重工装备制造集团公司,这是引进人才们一致的心声。
核心人才激活力 引入体系建平台
“抓住老鼠的猫固然是好猫,但能教会更多的猫抓老鼠的才是猫之领袖。”陕建机公司司小柱2011年10月起担任工程机械研究院院长,现任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他不仅个人荣获陕煤化集团科技标兵、陕西省科技创新优秀工作者等称号,被评为第六批陕西“百人计划”创新人才,还用他的影响力吸引了洛阳建筑机械厂压路机研究所所长、湖南筑路机械厂搅拌研究所所长、三一重工等科研单位的多名专家,带来了工程机械的新技术和先进理念,更重要的是他引进了一套科研管理体系,将孤星式、站点式的人才内生素质外化成平台型、集群式的企业能力,让员工在平台基础上工作,让员工在平台支持下工作,形成企业和人才的相互依赖。
渭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刘战清2009年被引进,是全国煤炭系统技术创新能手,2011年9月被渭南技师学院、渭南工业学校聘为客座教授。该公司在高新区新建厂区过程中,他先后主持建立了多条先进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并带领团队完成建立了LED封装线,成功试产了多项产品以及SM生产线和THT生产线。
关键人才挑重担 培养青年建梯队
现任蒲白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佟伟于2010年从中煤张家口煤机公司引进,2012年被聘任为重装集团首席专家。他组织制订了公司第一部铸造用企业标准,带领设计人员先后研制了多台输送机。在做好自身科研项目的同时,也成为后起之秀的导师,形成了“让一个诸葛亮带三个臭皮匠胜过四个诸葛亮”的良好局面。
西煤机公司的白晓卫,是一个爱钻研的80后数控技师,年纪轻轻就拥有“陕西省技术能手”、“陕西省优秀青年岗位能手”、“西安市职业技能带头人”、“操作技术能手”、“四优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2013年被重装集团聘为首席技师。他所带的班组被公司命名为“白晓卫班组”,他带了近20个徒弟,徒弟出师后又开始带徒弟,个个都是行家里手。在“白晓卫班组”的影响下,重装集团所属各单位普遍开展了师傅带徒弟活动,培养了一大批高级技工人才。
外聘人才搞合作 借力引智促发展
西煤机公司外聘技术顾问、德国焊接专家霍夫曼先生来公司进行为期两周的焊接作业指导与培训,针对焊接工艺、焊接设备、焊接添加剂和保护气体、焊接制图、焊接操作人员专业技能考试方法、焊接实例分析、焊缝检测、焊接操作安全等诸多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并亲临车间对焊接操作人员进行技能考核测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明晰了公司以后的焊接发展方向。
陕建机公司为加快新产品开发步伐,突破对新产品材料及加工制造瓶颈,通过项目合作引进全国材料专业知名专家沈以赴,大大提高了公司科技实力和新产品研发质量。
西煤机公司于2013年年底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未来几年将以此为平台,为企业引进和培养高级科技和管理人才,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突破核心技术,系统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13年9月陕建机公司也已上报博士后创新基地申报材料,现正在审批中。
制度建设作保障 有理有据引人才
重装集团在抓人才队伍建设中,按照“引进急需、加速培养,优化配置、强化激励”的总体思路,注重人才队伍的整体开发和全面发展。
一是制订配套制度,吸引各类人才。先后出台了《人力资源工作管理办法》、《薪酬分配指导意见》、《大学生管理办法》、《关于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技师高级技师首席技师选聘管理办法(试行)》、《首席专家管理办法(修订)》等有关制度,提出首席专家、首席技师薪酬可以高于高管待遇的思路,现已聘7名首席专家和4名首席技师,所属企业共引进专家20余名。根据2014年工作会要求,企业将出台《高端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和《营销大师评选管理办法》,并设立引进高端技术专家专用基金,促进高层次人才有序发展。
二是注重从科研、生产、经营工作中发现拔尖人才。采取轮岗、交流、指派任务等多种方式,把他们放到“急、难、险、重”的岗位和工作中去历练,在实践中干事业、增才干。同时,巧“借”企业外人才,确立引“才”重在引“智”的理念,做到人才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得”。
三是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在住房方面,给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留有7%奖励房,所属企业购买、租赁专家房,改善专家居住环境,提高工作积极性。在工资待遇方面,制定了奖励分配办法,特别注重向研发、销售人员倾斜。
此外,人才储备也是企业人才工作的重要方面。四年来,西安重装集团共招聘大学生近500名,211、985大学的学生占30%,硕士毕业生占到10%,现有博士研究生13名,成立了大学生数控班,大学生工作室等。
(李岩 薛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