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4年02月26日

陕西工人报百味 点滴房见闻 一灯如豆 “毛线”父爱 帅帅之死 乌克兰:经济已堪虞 分裂更堪忧 英拉离开曼谷 以缓和紧张局势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百味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百味
04

点滴房见闻

王化文

前几天,在一家医院里打了几天点滴。每天都被护士安排在一个带着编号的座位上挂吊瓶。一吊三个多小时,坐在那里很是乏味,不停地抬头看吊瓶中药水还剩多少,看那点滴下滴的快慢。点滴房中十多个座位上坐满了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待了一会儿,便拉开了闲话。于是,便知道了你是退休干部,他是公司职员。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讲她原来在部队,后转业到地方当了一名中学教师。退休后生活在部队的干休所。大家说她看起来身体很硬朗,根本不像八十多岁的人。老太太听了高兴,就介绍她的养生之道。她说,她体会到一个人要身康体健,首先一定要有个好心态。老太太说她一生乐于助人,帮助了别人,自己有一种成就感,也就快乐了自己;还说她重视锻炼,干休所所有的健身活动她都参加,打太极、跳舞、合唱,她都合理地调配时间,一样不拉地参加。老太太确实健康,八十多岁高龄的人,到医院来不要人陪,来来去去都是一个人。

一位从企业退休的工人,说他也是从部队转业的。转业时把他分到了工厂,实在是亏大了。现在退休工资不到两千,看个病、吃个药,一个月下来剩下没多少了。听说最近要给他们调工资,他只盼着赶紧落实。几个年轻人,一边吊点滴,一边低着头忙着用手机上网、玩游戏。还有的敛声低语地给爱人或朋友打电话,商量着吊完针到什么地方去吃什么饭。他们脸上洋溢着的微笑,告诉人们他们的生活是多么的甜蜜和幸福。

一位身患高血压病的老头子,说他总是头昏脑胀。我已经两天和他在一个点滴房里相遇。他的女儿一直陪着他,非常细心,总是扶着他坐好,在他扎针的手臂下垫上东西,尽量地让他舒服一些。她不时地去打热水给父亲暖手,还不时地和老头子开玩笑,逗他开心,减轻他的心理负担。从女儿的眼神和话语中,人们感受到她的孝顺和他们父女间的和谐与温馨。

一次我正在吊针,针扎在左手,右手放在沙发的扶手上。一位实习护士不问青红皂白抓着我的右手准备扎针。我知道她是搞错了,因为我旁边刚坐下一个要吊针的病友,她还以为是要给我扎针。我看着她开玩笑说:“姑娘,我只交了一只手的针费,这只手的针费还没交呢。”小护士一下明白自己搞错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点滴房就跟候车室一样,你走了,他来了。有说闲话的、有打瞌睡的、有玩手机的。大家虽不同病,但也相怜,互相关心着,不时地有人提醒谁的点滴快完了,给帮忙按铃叫护士换药或拔针。吊完针走的时候还不忘打个招呼,互相提醒着注意安全。每当此时,便会感到一种温暖和美好!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