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4年03月04日

陕西工人报头版 图片新闻 两会敲响改革的鼓点 省人社厅:建章立制落实整改 全力打造“三型”工会 喊了十年,为何高级技工还是缺 两会表情 大布局下的工会新维度

当前版:第A1版:头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头版
01

喊了十年,为何高级技工还是缺

“高级技工十分稀缺,工资炒得相当高,已经给制造业带来了很大成本压力。”记者一提“技工荒”,就引发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飞达集团董事长朱国平一阵抱怨。

这并不是新问题,早在十多年前,有关部门针对60家企业所作的调查显示,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师比重仅占0.1%,技师和高级技工也仅各占1.1%和6.1%。

十年后的今天,“技工荒”依然严峻,人社部一项统计显示,中国2.25亿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技能劳动者总量仅为1.19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约3117万人,严重缺乏,仅制造业高级技工缺口就达400余万人。

严峻的现实令高级技工依然“重金难求”。朱国平代表告诉记者,他所在的企业对技术人员要求很高,自动化生产线稍有故障就会影响到全面生产,高级技工年薪高达百万元。

事实上,我国制造业体量巨大但缺乏核心技术,长期处于产业链条的末端。为此,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但却面临“设备易得、技工难求”的尴尬局面。

“转型升级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在此背景下,建设技工大国成为迫切的现实要求。”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李兰指出,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实现产业升级调整,强大的、训练有素的技工队伍必不可少。

从“神十上天”到“蛟龙下海”,中国顶尖技能人才的“作品”能够与世界强国媲美,但具体到集成电路、手表、汽车、机床这些量产产品,在质量上却很难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技能人才金字塔的塔基不稳。中国要建成工业强国,就必须加强技能人才的建设,这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重提振兴制造业的背景下显得尤为关键。”全国人大代表、中星微电子集团董事长邓中翰说。

相比十年前的上一轮工业化进程,当下中国正迫切需要推进的转型升级对于高级技能人才的要求更多、更高、也更严格。在李兰委员看来,之所以喊了这么多年但我国技工队伍发展速度依然缓慢、水平不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尽管有所改善,但技术工人的经济社会地位依然不高,人们对技工的认识普遍存有偏见;另一方面,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脱节,职业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和缺陷。

更重要的一点是,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发展规划不足,很多中职生或高职生在工作岗位上缺乏上升空间,得不到更好发展和社会认同,这也使大部分家长和学生不看重和不选择职业教育。

“技能人才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配合。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技术人才的有力支撑,中国只能在低端产业里徘徊。”全国人大代表、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说。

记者采访到的代表委员均认为:要发展与市场相匹配的职业教育、培养与市场相匹配的职业人才,关键是要形成“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

李建保代表表示,职业教育改革要跟上社会步伐,如果担心出现问题教育部门可以监督,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应该依靠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合力。

新华社记者 华晔迪 孙奕 傅勇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