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4年03月07日

陕西工人报延长石油专刊-副刊 寻访诗仙故居 学会自由 你在远方 塞外风光 雷锋与陕西工友 把祝福送给自己 音符 矿山行

当前版:第A8版:延长石油专刊-副刊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延长石油专刊-副刊
08

学会自由

·张志兴·

最近看了一篇小小说,说是一名局长退休后闲居在家,深感空虚寂寞。而跟随他多年的秘书也同时退休,同样无所事事。两人整天无精打采,去医院又查不出病,真是不知如何是好。忽一日,秘书探得本小区若干小道消息,灵机一动,来向局长汇报。局长见有人前来汇报“工作”,立马精神焕发,赶紧正襟危坐。局长边听边点评,还就一些事情作出“重要指示”。秘书赶紧掏出小本本认真记录,并表示坚决照办。这下子,局长和秘书都找到了感觉,从此,两人定期碰头开会。

艺术高于生活,但也源于生活。原模原样的事情未必真有,但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却并不少见。有的人,老早就嚷嚷着想退休,但真到快退休的时候,却想方设法谋求返聘。有的人返聘不成,甚至自己出去打打零工。人家说得也很恳切,不是差这点钱,就是不上班不知道干啥。物理学上说,物体有惯性。其实,人也有惯性。按照一种模式生活习惯了,换一种模式生活,一下子会不适应。据说,在监狱里生活了多年的犯人被释放后,反倒不适应外面的自由生活,有的甚至会产生想回去的念头。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自由,似乎是人们的最高理想、最高追求。但是,假如自由真的来临,如何享受自由、驾驭自由,许多人却并没有作好心理准备,也不具备相应的能力。每年的黄金周,是国人们自由的时间,但大家却不谋而合,不约而同,纷纷涌向旅游景点,以致景点爆满,险象环生。这其实只是走出一个樊篱,又进入另一个樊篱。去年秋季,香山红遍的时候,北京人又齐刷刷去赏红叶,以致交通堵塞,举步维艰。人们赏的不是叶,而是车和人。在古代,旅行是旅行家的事,观赏红叶是文人墨客的事。当然,今天人们的文化素质提高了,情趣高雅一些也很自然。但是,人们的高雅情趣为何又是如此的雷同?

近日看到摄影家窦海军的一篇文章《自由的能力》。文中写道:“人们如果长期生活在不自由的环境中,便很难深知自由的美妙,更有趣的是,他们有朝一日获得了自由,却可能发现自由的能力不够。”京剧《法门寺》中宦官刘瑾让侍从小太监贾桂坐下陪他说话,贾桂却说:“奴才站惯了,不想坐。”这固然反映了贾桂的奴性,但站在贾桂的角度去思考,如果让他坐下,他可能真不知道手脚该如何摆放。自由的能力不够,就可能逃避自由,重归樊篱,甚至上演叶公好龙的闹剧。

自由需要能力,向往自由,就要学会自由。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