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中的不平凡
·邢建海·
“我们是平凡的,但只要我们能踏踏实实,做好自己份内之事,我们就能够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这既是矿业公司矿山建设者的豪言壮语,也是他们工作的真实写照。
那还是在2010年,曹奇这个刚过而立之年,身体敦实、健壮,怀揣人生梦想的年轻人踏进了正处于紧张建设期的氟硅化工公司,就是这年冬天,以他为负责人之一的萤石矿临时管理小组奉命进驻刚刚起步建设的矿山。他们中小的仅有二十出头,大的已逾半百。初到萤石矿,恶劣的矿山自然条件和工作环境让这些生活在优越城市环境的人实在难以承受,这里没有照明,没有自来水,没有通讯讯号,简陋的工棚破旧不堪。由于先前萤石矿是个人承包,不但各种工作、生活杂乱无章,加之身处大山深处,既没有接通自来水,用电线路又严重老化,临时搭建的简易工棚透风漏雨,而且山里的冬天比山外要早些到来,晚些离去,整个冬季平均气温在零下十度左右,最冷达到零下20多度。对于年轻的在城市优越条件下长大的独生子女,面对这样恶劣的工作生活环境,他们不知所措地哭了。哭过了,没有电,怎么办?他们在接收矿山的当天便开始对上千米照明线路进行更换,对井下几百米动力线路实地查验和标记。没有自来水,他们到河里砸冰取水,捡来干树枝生火做饭,买菜买粮要骑电动车到几十公里外的镇上,碰上大雪封山或消雪道路泥泞,出行困难就可想而知了。工棚透风漏雨,运材料的车上不去,他们靠肩扛手抱,硬是从山下将600块石棉瓦、几吨重的建筑材料,一块块、一根根、一袋袋搬上半山,手磨烂了,腿刮伤了,腰扭伤了,他们只能忍着,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大山、矿井,因为他们深知改变现状只有靠自己。
由于地处大山深处,起初他们对外的通讯只能靠卫星电话。在刚刚到这里的第五天,牛建军接到家里电话,得知父亲因心脏病住院,病情危急,在家人“如果回来晚就可能见不到最后一面了”的哭声中,牛建军心如刀绞,可他明白,矿山刚刚接手,事多如麻,一个得顶三个用,他除每天照管大家的吃喝拉撒睡以外,还必须每日凌晨六时、下午二时、晚上十时帮忙对矿井内的积水进行每次两个小时的抽排及矿井巡查,这一走将严重影响到工程进度和目标任务的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他强忍着没有告诉大家,而是留在了矿上和大家一起默默工作。王杰是团队里惟一一位拥有工程师职称的中年人,也是惟一的双职工,他进入矿山时妻子正在妊娠期,由于夫妻俩都是背井离乡加入氟硅化工公司的,身边没有可以帮忙照顾的亲人,为了公司的发展大局与矿山工程建设技术的需要,他硬是说服了爱人,毅然决定加入到矿山临时管理小组。然而,接下来他必须承受着工作、生活的困苦和爱人的埋怨。是呀,孩子将要出生了,作为丈夫的他却不能守在爱人身边。或许是苦累熬惯了的缘故,直到孩子已经出生,爱人才把消息告诉了他。后来爱人对王杰说,“我哪是在坐月子呀,我最大的梦想就是你一个月能按时回来看看我们娘俩一趟,就谢天谢地了!”这对于平常人本不是什么事情,在这里却成为奢望。当人们了解了这些萤石矿拓荒人的事迹,有人情不自禁地发出“这太辛苦、太不容易了”的感叹时,您可知道,有多少延长石油矿业人,为了公司的建设发展,亲人住院顾不上守护,幼小的孩子得不到照顾,有的人说起年迈多病的母亲含泪送别自己时的场景,不禁失声痛哭。可就是这许许多多平凡人,攻坚克难,完成了一个个工程项目,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尽管世间辉煌万千,但静心想一想,其实我们中间平凡的劳动者最可爱、最可敬、最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