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与农村人的心灵对话
·孙传卿·
自从人类历史开创了城市农村两大地理板块,城市人和农村人两大自然群体就横空出现。他们共存而排斥,相依而遥远,在新与旧、贫与富、贵与贱的“冠名”抗争中演绎着各自的喜怒哀乐,表达着自以为是的情绪和意见。
农村是贫穷、落后、愚昧、消极、封闭的代名词,这是长期以来城市人意识形态里固化的老概念。城市人始终想以尊者自居,性情似乎显得傲慢,无睹甚至藐视农村人前进道路上铿锵步伐的新变换。
“城市”不能与“幸福”完全划等号,“城市”与“文明”也不是并排同行的孪生兄弟,这是农村人的心理自信和分析判断。因此农村人不卑不亢而不紧不慢,田园般的宁静多彩生活过得踏实又坦然。
移居城市的所谓“城市人”大部分还是来自农村的庄稼汉,经岁月的洗礼,纯朴的乡音和原始的风俗似乎有蜕变。人类的警钟提示“城市人”不要忘根和背叛,自己的祖先依然在广大农村的青瓦泥墙农家院。
先来后到的“城市人”一没土地二没家园,衣食住行都花钱,蜗居在钢筋混凝土屋里心情郁闷加伤感,呼吸着污浊的空气占卜着晚年未知的冷暖,房奴式的“井蛙生活”真没有地处庄园的农村人过得心宽和舒坦。
贫穷不是农村人的总代言,幸福也不是城市人的专利权。新型城镇化带来城乡统筹大发展,改善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同城市一样全,强农支农惠农政策如春风似甘泉,让如今农村人昂首挺胸挽回了丢失的尊严。
“同住地球村,和谐是关键。本是一家人,何必互相残。”城市是一首音乐浪漫诗,农村是一幅田园风光画。美丽的农村后花园欢迎城市人闲暇之余来放松和游玩,繁华的城市大广场诚邀农村人驾车前来走一走看一看。
毫无根据的“城市人幸福,农村人寒酸”就此要打断,幸福理念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天平来评判。只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统筹协调齐头并进双丰收,幸福的日子才会源远流长绵绵不断胜过天上的神仙。
“十个指头本来有长短”,城市和农村并驾齐驱暂时有困难。城市人和农村人理应相互学习借鉴和取长补短,紧紧依靠祖国改革发展的民生“驱逐舰”,携手共绘城乡一体、文明和谐、民富国强的小康社会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