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说得再好,不如实实在在干起来”
——紫阳县总工会开展“三服务”活动侧记
汽车沿着蜿蜒、狭窄的山路缓慢行驶,一侧的悬崖峭壁令人头晕目眩,提心吊胆成了一路上的“伙伴”。这就是前往紫阳县最南端竹山村的道路。
路上,紫阳县总工会主席李龙安和记者聊着天,缓解了紧张的情绪。“今天到基层,就是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践行‘三个服务’。”李龙安说。
竹山村沟壑纵横、山峦起伏,几十户人家分布在山坡上。40多岁的村支部书记侯在德把我们热情迎进家,沏茶递烟,忙个不停。交谈中记者得知该村辖11个村民小组408户1626人,侯在德是省劳模,最近又被评为全国“勤廉榜样”。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开山修路,发展“茶、桑、畜”,收入也由以前全县最低迈入中上等水平。
李龙安了解到该村有近一半人外出打工,因没有工会组织,权益无法得到维护,就向侯在德宣传成立工会组织的意义、对外出务工人员有哪些好处。侯在德当场表态,尽快成立。同行的副主席刘本会留下联系方式,告诉他镇工会会派人来具体指导。
去年,紫阳县在“二次覆盖”中超额完成任务。李龙安说:“今年的组建任务还没有下来,我们就已经开始抓组建工作了。一年之计在于春,说得再好,不如实实在在干起来!”
采访中记者得知,李龙安还是主管紫阳茶叶工作的县领导,他对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十分了解,被我省茶叶行业公认为“专家”。此时,该村的茶叶加工大户侯显兰得知李主席来了,专门赶来请教茶叶加工的有关事宜。
原来,侯显兰嫁到福建武夷山,因竹山村的茶叶品质好,就带着爱人回村里,投资五十多万元,自办茶叶加工厂,引进武夷山的制茶工艺,去年才开张就尝到了甜头。她想把茶叶加工做大,面对如何申请办理营业执照、注册商标、申办QS认证、扩建厂房等等问题,不知从何下手。
李龙安告诉侯显兰:“你说的事情都好办。走,先到你的厂子看看再说。”
侯显兰的家在村子南头的一个斜坡上,房子共有三层,一层加工茶叶。她爱人黄志成拿出加工的红茶、绿茶让李龙安看,还沏好几种茶让我们品尝。李龙安仔细看了看茶叶的成色说:“你给我点样品,我到县上、市上化验一下,看看你的茶叶硒含量是多少。硒含量多,茶叶就能卖个好价钱。”
随后,李龙安查看设备、详细了解制茶以及销售的过程。告诉侯显兰:“紫阳是‘全国富硒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紫阳富硒茶’是地标保护产品,你就打‘紫阳富硒茶’这个品牌。要办手续,你直接到县上找我就行。”侯显兰两口子高兴地说:“谢谢!谢谢!”
回到县上已是华灯初上,匆匆吃几口饭,李龙安又带记者来到县民间艺术社区工会联合会。这里灯火通明,近百名文艺爱好者聚集在这里,正在为紫阳茶歌擂台赛排练。《郎在对面唱山歌》的旋律从这里传出,仿佛置身于茶山,抒发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二天早上九点多,李龙安告诉记者,昨天从侯显兰家带的茶叶已在县检测中心化验了,硒含量相当高。办事效率如此之快,令记者十分佩服!
侯显兰在电话那头告诉记者:“没想到工会办事这么干脆,太感谢李主席了!我明天就到县上办生产茶叶的手续去!”
本报记者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