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火英雄”冯玉萍
(上接一版)
半年后,烧伤基本治好,组织把她转到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整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正在她一心一意锻炼的时候,她又一次遭到命运的重击——染上了肝炎。
患了肝炎的病人不能用全身麻醉,但做大手术局麻的疼痛一般人承受不了。这个消息并没有吓住坚强的冯玉萍,她决定忍住痛苦,用局麻继续手术!
主治医生董教授说:“在烧伤的疤痕上打针、拔针都很费劲,仅给下巴一处植皮,就断了八根针,她都强忍着!”
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治疗期间,大小手术共动了15次,冯玉萍只打了三针止痛针、吃了16片止痛片。
就这样辗转三个医院,住院两年零八个月,经历大小手术不计其数,仍没能恢复冯玉萍容貌。但她从没有灰心、气馁,靠着“只要我有好的大脑,就能为国家做贡献”的信念支撑,住院期间就开始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出院后,日常生活除了缝衣服以外,梳头、洗头、洗衣服等样样做得来。“我妈除了包饺子,就连烙饼、蒸馍、擀面条都可以,还能切土豆丝!”女儿孙银凯自豪地说。
比肩王进喜
铜川实业公司机关分公司蒋书记说:“在那个年代,冯玉萍的名气足以比肩铁人王进喜,六七十年代在铜川是家喻户晓的救火女英雄,被周总理接见过。”
住院期间,冯玉萍就帮助病友、照顾小病友,作为伤病员的典型受到西安市先进卫生工作者大会表彰。她的英雄事迹被《工人日报》、《陕西日报》等媒体报道后,在全省引起很大反响。当时陕西省、西安市戏曲剧团学习“乌兰牧骑”宣传演出队还通过各种文艺形式宣传冯玉萍。
1965年,应煤炭部之邀,冯玉萍到山西大同及北京等地向全国掘进队代表和煤炭工业部机关作报告。
1966年1月,中共陕西省委工交政治部和省总工会联合举办“冯玉萍同志英雄事迹展览”。一曲《十唱冯玉萍》的歌曲响彻大江南北,她成为人人敬仰学习的榜样。
1966年2月29日,冯玉萍和王进喜一道在北京参加全国工交会议和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周恩来总理在接见时还亲切地询问了冯玉萍康复的情况并与她合影留念。
一家两代劳模
冯玉萍的英雄事迹深深影响着她的养子孙金凯。
年幼丧母的孙金凯退休前是铜川市交警大队的一名交警,工作踏实,热情为群众服务,被铜川市民亲切地叫做“孙劳模”。
孙金凯曾先后荣获市级“劳动模范”、全省公安和政法系统“十佳民警”、“人民满意的十大政法干警”、“全国优秀民警”等荣誉称号。1999年9月1日,他还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了全国公安保卫战线功模代表大会,受到了江泽民、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77年4月,从部队转业到铜川市公安局印台分局李家塔派出所工作的孙金凯,在闲聊中听人说,交警这个行当最苦最累,也是最出力不讨好的行当。倔强的他于1984年5月主动请缨,到铜川交警一大队当了一名普通交警。而这一干,就是近20年。据统计,近20年,他骑坏了4辆自行车。
幸福晚年
伤愈出院后,冯玉萍想着自己容毁、手残,曾以离婚“试探”丈夫孙献宝,但丈夫坚决不答应,始终不离不弃,给她做饭洗衣、洗头洗脚,让她感觉到家的温暖。康复后,还有了三个孩子。家庭的稳定给了她无限的动力,组织让冯玉萍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她从职工食堂服务员做起,先后历任矿行政科党支部书记、桃园矿革委会副主任、铜川矿区工会副主席,1982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劳动模范”,陕西省第四届、五届人大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九届、第十届委员,直到1991年退休。
退休后,冯玉萍和老伴过着单调却充实的生活,每天坚持晨练,晨练之后买买菜,为儿女们看看孩子做做饭。
2000年,噩运再一次降临,冯玉萍脑溢血导致偏瘫,生活基本无法自理,吃喝拉撒都要人照顾。起初有老伴和保姆照料,直到2008年,老伴去世后由已退休的大女儿孙银凯、大女婿郭铜秀一起照料。一日三餐,衣食起居,被照顾得井井有条。尤其是大女婿任劳任怨,对丈母娘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妈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一天两次雷打不动地把老人推出去晒太阳散心。
今年已经80岁高龄的冯玉萍,子孙满堂,曾孙女都已3岁多,聪明伶俐。五个子女出息孝顺,一有空就来陪伴左右。
每逢重大节日,上级领导和各级组织都会给老人送去节日的慰问,从来也没有忘记过她,没有忘记她曾做过的一切。
是的,我们怎能忘记那个舍身救火的矿山女英雄……
见习记者 古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