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追求精细保优质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涛
“他是凹印车间的大明星。”在西安印钞有限公司提及凹印车间副主任李涛,同事们都这样称赞道。
1993年9月进入西钞公司凹印车间工作的李涛,24岁时被车间破格提拔为接线凹机长。在他担任机长的那些年,他迎难而进,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带头实干苦干,及时解决设备、工艺技术和操作难题,确保优质高效完成公司交给的各项生产任务。期间,他所在的机台平均超产达到24%以上,而且质量排名取得5次第一、2次第二的优异成绩,打破行业质量记录2次、公司质量记录16次。
2006年车间人员调整,李涛主动请缨,离开熟悉的接线凹10号机,来到了92型机6号机带班生产,并参与行业某产品提升工作。他克服纸张因素的影响,取得了全年质量、产量综合最优的成绩。2007年他再次勇挑重任,转入接线凹7号机进行某产品二印生产,转产当月就拿到公司转产质量特别嘉奖,并连续两个月破公司质量记录。
“追求精细”是李涛对机台质量管理的要求,他每天严格按样生产,认真进行机台质量自检,重视做好质量信息跟踪。把“精品工程”融入到每一个生产环节,开机时先印刷过版纸来确定印版状况,保证首张产品就达到标准品的质量要求;机台抽样自检时从一次抽取三张产品改为分三次抽取、每次只抽一张产品,虽然机台人员增加了工作量,但切实减少了产品间的污损。
2009年,李涛走上班长岗位,为了开展班组管理创新活动,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又促进培养技术人才的目的,他在班组内组织试运行生产效率提升方案,通过全班成员共同努力,机台生产准备时间大大缩短,同时减少了中途不必要的停机次数,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机台日均产量提高了0.7万,生产效率提升约12%左右,此举荣获了公司创新竞赛三等奖。
作为技术骨干,李涛不但要求自身进步,而且要求机台、班组人员积极参加各项培训,提高机台、班组整体素质。日常生产中,他随时关注班组内生产、质量方面的典型问题和疑难问题,组织技师、机长共同探讨,分析原因、制定解决方案。他所带的班组将很多技术交流活动的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将技术交流活动的资料整理后通过班组园地进行共享,为类似问题的快速判断、解决提供借鉴。
多年来,李涛提出的十余项合理化建议全部被公司采纳并推广实施,尤其是“在在线检测系统中增加规线检查窗口”的建议经推广后,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提出的“上墨核查系统”建议填补了行业空白;2013年提出的“擦版箱改造及擦版液流量控制”改造提升项目,仅在当年度节约生产成本100余万元…… 本报记者 杨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