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4年06月27日

陕西工人报工报视线 走进戒毒所 事业单位养老“并轨”还差什么? 浅谈子宫肌瘤

当前版:第A3版:工报视线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工报视线
03

走进戒毒所

这里的生活是枯燥的,管教民警会发一些书籍给学员学习消磨时间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在社会上留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日吸毒,十年戒毒,终身想毒。”可见一旦沾染上毒瘾,想要戒掉是多么困难。在6·26日国际禁毒日前夕,记者走进西安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了解吸毒者的戒毒生活。

戒毒所 给戒毒人员安个家

当吸毒人员被送到戒毒所后,需要在这里接受三到六个月的强制戒毒。体检合格的吸毒人员被安排住进了过渡室接受一周左右的脱瘾治疗。戒毒所张大夫介绍,吸毒者的脱瘾期在七天左右,第三到第四天是毒瘾发作的最高峰,全身酸痛的像上万个蚂蚁在身上咬过一般,但是只要配合治疗,这个阶段都能坚持过来。医生会根据每个吸毒人员的体检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治疗方案,通过五到七天的药物治疗,吸毒人员在生理上就能脱离毒品的控制,这个时候他们就可以离开过渡室,被安排到不同的病室和其他学员一起开始规律的生活。

西安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韩小鹏介绍,戒毒所现有床位650余张,床位使用率长年保持在100%以上。2010年共收戒吸毒涉毒人员2380人。2011年共收戒吸毒涉毒人员3373人。2012年共收戒吸毒涉毒人员3494人。2013年共收戒吸毒涉毒人员5446人。

民警 在岗一分钟 责任六十秒

“在岗一分钟,责任六十秒”成了戒毒所里每个民警的座右铭。戒毒学员众多,稍不留神就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就连对每个病室的学员进行点名这项环节,一天最少也要重复十几次,只为防止意外发生。

“戒毒所日均收戒人数都在800人左右,按照这一数字,我们至少需要72名民警,但我们现在只有53名,我们一个民警就得身兼数职。民警需要24小时不间断巡视,像管教民警由两个人组成一个班,一个班最少要上36个小时,而这中间是不允许休息的。”副所长沙建兵介绍到。

李恒涛36岁,六年前从部队转业的他来到西安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从没接触过戒毒学员的他心里多少有些发怵。在刚开始接触这些学员时,他心里更多的是对这些人的厌恶,总觉得他们把一个好好的家毁了,把家里人害惨了。后来,在与学员的不断接触中,他开始感到这些令他有些厌恶的人背后也有很多辛酸的故事,面对学员悔恨的泪水时,他更多的是同情与鼓励。

2012年4月,李恒涛得知一位学员已经绝食好几天了。经过了解,这位学员刚从监狱释放两个月就又开始复吸,觉得对不起家人的他,准备以绝食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你放弃自己更对不起家人,对于父母你没有尽孝,对于儿女你没有尽义务……”就这样李恒涛说了三个多小时,学员偶尔点点头,安静地听了三个多小时。第二天李恒涛接着跟学员谈心,这一谈又是三个多小时,学员终于提出了一个自己的要求,他想干活,让自己忙碌起来,让自己有点价值,李恒涛答应了他并安排他每次吃完饭将楼道拖干净,当天中午这名学员就开始吃饭了。

“我现在的耐心、关心更多的是用到了学员身上,妻子有时候也会抱怨,但是看着学员们一天天身体硬朗起来,心情愉悦起来,我就觉得值。”李恒涛骄傲地说。

戒毒学员 接触毒品噩梦的开始

46岁的李龙,在这里已经待了15个月了,从90年开始吸毒,这已经是他第四次进戒毒所了。

部队复员的他被分配到一家让人羡慕的国企工作。有一天,一个要好的老乡带来两个陌生人,他们手中的白色粉末改变了他的生活。刚开始老乡只是让他帮忙看有没有人需要毒品,作为中间人的他从中分得了一些好处。这样几次下来,尝到甜头的他建议老乡单干,自己找货源,也就在那个时候他染上了毒品。为了筹集吸毒的资金,他向家人骗,向朋友借,到最后竟然开始了偷盗。在1994年,因为盗窃他被判刑6年。.从此开始了吸了戒、戒了吸的生活。

“让我终身不能原谅自己的是母亲的离世,是我气死了母亲。”2010年,李龙的母亲患重病在医院抢救,那是他刚出戒毒所时,出于对家庭的愧疚,他不分昼夜精心照顾母亲,就在母亲转危为安的时候,李龙偷着把家中的房子抵押给了高利贷,借了几万块钱跑到外地买了些毒品回来贩卖并又一次因吸毒贩毒被教养。在劳教的第二月,李龙的母亲就去世了。而家里人筹钱赎回来的房子,离世的母亲却坚持留给了这个最不争气的儿子。

“等我这次出去,我准备去外地打工,远离以前的朋友圈,为了母亲,我也一定要戒毒成功,重新生活。”

见到丽丽时,这个梳着学生头,皮肤白皙,身材娇小的小姑娘低着头,这个96年出生,今年刚满十八岁的小姑娘,记者实在很难将她和毒品挂上钩。而今天,正是她被送进戒毒所的第八天。

丽丽的父母忙于打工,从小在爷爷身边长大的她有些叛逆。去年9月份,还上高二的她自己决定不念书了,要去外面闯一闯。在临潼的一家KTV里她当起了服务生,没什么社会经验的她跟一些社会上的小混混交起了朋友。“我还记得第一次溜冰的时候,是2014年3月24日,我那时候上夜班,下了班又想出去玩,那些朋友就告诉我吸上两口就不瞌睡了,他们告诉我这个不上瘾的。”就这样丽丽开始了时不时吸几口的吸毒生活。在4月9日的一次排查中,丽丽被抓到了派出所,母亲为她做了担保带她回了家。在家的一个月母亲天天盯着她,弟弟还说出了要是她不戒毒就不认她的狠话,这一个月丽丽没有再碰毒品。为了证明自己戒毒成功,丽丽又决定离开家去打工,母亲的百般劝阻也没能拦住她。然而等她离开家碰到之前的朋友时,她又复吸了。

“我觉得毒品不会对我以后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这次我肯定可以戒掉。”对于未来,她显得信心满满,这个刚满十八岁的小姑娘也许并不知道未来的路上还有多少诱惑等着她。对于吸毒者来说,身体对于毒品的依赖在短期内就可以戒掉,但想要戒除“心瘾”却需要漫长的时间,甚至是终其一生。

(文中李龙 丽丽均为化名)

文/本报记者 钟洁

图/见习记者 刘强

午饭时间管教民警将饭菜送进学员房间集体用餐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