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4年08月04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权力与文章 国画 当延长至65岁退休 骷髅头的隐喻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权力与文章

文/若白

最近从报上看到一则书讯,有学者编辑了一部唐代以前二百多位皇帝的诗文集,很想购一部来看看。有几位以前是知道的,如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文帝曹丕等,都有诗文流传。其他就看到的很少。

现在的领导干部,很少有人提笔写文章,理由主要是忙。忙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是更多恐怕是懒(写文章是苦差事)或者也就没有写作能力。现在选拔领导干部也没有写作能力的要求,也许视写作能力为微末之技吧!其实,写作是一个人文化修养和文字基本功的体现,是人文素质的要求。由于领导懒于或无能力写作,所以从乡镇到县、市、省每个领导都配了秘书,无论讲话、报告还是调研文章,都是秘书代刀捉笔。有人说:“现在的官员普遍有权谋少文化。”这样说未免有些刻薄,也不准确,但也反映了一些官员在群众中的印象。如有的领导无论出席什么会议,甚至连主持会议的几句开场白,也要别人事前拟定,否则上场便语无伦次,说不到一块。这不免令人为之汗颜。

再者说,近些年学位成为官员学历中的要件。因此,领导干部在职读研、读博很时兴,这当然是好事,说明他在努力学习上进,时髦叫“充电”。有一个研究生或博士头衔,就像宋代官员一定要争一个“贴职”,显示其学养,是很荣耀体面的。然而,据说许多人的学位论文,或由秘书代笔,或找枪手撰写,自己并不动笔。现在报刊也时有领导署名文章,实际也是吏员代笔之作,这类文章统统可称之为“权力文章”。

这一点恐怕今人不如古人,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造成一种能力退化。古代官员入仕,文化修养要求很高,因此,县令、知州到朝廷大臣宰执,大体都是饱学之士,赋诗作文是必备资格,否则被视为俗吏。他们除了以官府名义发布的公文、告牒之类,一般由主簿、吏员操刀,凡以个人名义的表、奏、书、启或札子,都是官员自己撰写,绝不要人代笔,更不用说诗、赋、文章之类作品了。否则会为士林耻笑。

毛泽东同志生前曾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自己动手写文章,不要什么都要秘书代劳。他认为秘书主要是协助领导收集资料和信息,帮助办一些事务性工作。我们现在仍然能看到毛泽东同志大量文稿的手迹。一九五五年合作化运动中,毛泽东同志亲自编辑了一套《中国农村合作化高潮》的大书,其中他亲自撰写的按语多达一百多篇,有的长达千余字。他还经常为党报党刊撰写社论,新闻报道,这在已出版的《毛选》《毛泽东文集》中都可看到。前几年有人说《毛选》中什么文章是某人代笔云云,逢先知同志一一予以澄清否定,而且展示了毛泽东同志的手迹。

因此,希望如今的各级领导干部能够继承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作风,能尽量自己动手写文章,这不仅对自己有益,也给部属作出表率和示范,更是当前纠正“四风”的题中应有之义,不知诸君以为如何?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