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过凤凰
·蓬迂·
是时候写一下凤凰了。
算上五年前携家人在游玩了柞水溶洞后,专程到凤凰古镇转了一圈那次。目前,我已经六次到凤凰古镇了。
世间的事,风水流转。谁能想到,自己已近中年,竟然有缘到陕南工作,而凤凰古镇,这个我以前专程来旅游的地方,竟然成了我辗转工作路途上的一个必经地点了。
虽然,如果走新的高速,可以不用走老的省道,可以绕开凤凰。但是,只要时间允许,我还是愿意穿省道由安康到商洛。
高速公路是便捷的,但是,沿途固化的风景,毕竟不如在省道环绕的群山里,那样叫人心情愉悦和放松。每次,走在省道经过的山和水里,都是一种游赏的心境。虽然速度不如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但是,更加从容。
这个凤凰,不是出过黄永玉、沈从文、宋祖英这些名人的凤凰。一样的名字,景色差别在天壤之间。这个也叫凤凰的镇子,是隐在商洛市柞水县的一个深山里的小镇。
商洛的山,没有陕南其他地市惯常的那样林木茂盛,也没有陕南其他地市密集的水域。倒是很像我故乡陕北的一些地区,树木稀少,水源稀缺。这里的交通并不便利,从柞水到凤凰,也只有一条近年才修缮通顺的省道,也正因为这些原因,小镇上得以保留了一些清末和民国的老房子,依稀留存了部分旧时的影像。让现在看惯都市繁华的人们,眼里能感觉到一抹新奇,也能勾起每个人心里的怀旧情绪。走在古镇破旧的街道上,能在对比下实在地体会到自身生活富足的优越感。
小镇不大,街道也不宽阔,自新镇入口前行500米,一条干涸的小河上,一座破旧的拱桥就是古镇和新镇的分界,也是古镇的入口。越过桥,就是铺着大小不一的青石街道,宽不足两米。逼仄的街道两边,是陕南惯常的带半层阁楼的老瓦房。因为生活用火的习惯,房子都被明火熏的处处烟黑,都看不出本来粉刷的痕迹,已经很有年头的房子,因为这样,更加旧得破败,也正因为这份陈旧,把时间留下的痕迹彰显得更加深沉。
行走在这还尘封着旧时风貌的镇上,一公里长的老街,除了不多的外地游人,两边的店铺和街道边上悠闲安坐的,都是当地的原住民。在我们进入古镇后,如影随形的时间仿佛就停滞了。小镇的一切,并不因为参与了一些外地游客而变得如惯常所见旅游景点那样的熙熙攘攘。没有谁去专门招揽游客,去努力地做生意。每个游人置身小镇时,都仿佛在看着一部古老的纪录片。两边店铺房屋街道上的居民,自顾自地做着每日不变的事情,没有交流,一切静静地走着。岁月,缓慢地流淌,如果不是偶尔镇子外面公路上经过车辆喇叭的鸣叫声打扰,真的如穿越、如时光倒流,活在了七八十年代随处可见的普通集镇一般。镇上居民,自如悠闲木讷的神情,像煞了儿时故乡老街的情景。走在这样的地方,我不由自主地代入了自己对流逝岁月的怀念。心,一下觉得轻了,人,刹那间静了。
走过古镇的街道,我的手仿佛感觉到被爷爷奶奶牵着,蹒跚地行进着,浑身轻松的感觉不到一点长大成人后每日背负的担子。所有对童年的记忆和逝去的美好,都暂时涌到眼前。记得,这一筐鸡蛋,应该是一元钱二十只。那边的肉案上的五花肉,五毛一斤。眼前刚出锅的麻花,可是奢侈的美味,也才一毛钱两根。都是含着口水,和爷爷奶奶走过一个又一个简陋的小摊,除了购买必须的咸盐和酱醋。我们日常的吃食,都靠自己地里那点出产。物价是很低廉,可是我知道,奶奶腰里的手绢里,是没有几张毛票的。不到过年,蛋和肉上不了一家人餐桌上的菜单。可是,就这样路过,饱过眼福,肚子里仿佛都有了油水,都有些满足,没有人感觉到生活有紧迫的压力和对物质有过分的需求,大家都一样,日子都是这么淡淡地过去。
时光是留不住的。人们只有在这还有一些旧日影像的地方,来找寻不可逆的东西。或感念今日生活的丰美,或怀想旧日的温暖。一处古镇,一条老街,就像是每个人咖啡杯里的一柄调羹,善于把沉入人们心底的苦和甜,都一并搅动起来。融合成一股甘甜的浓香,呷一口,慢慢品味,各人心里的滋味,只有自己能够体会。
我是已经来过凤凰六次了,今后,还会不断经过这个古镇。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停车驻足,流连一会。看着古镇陈旧的宁静,感受不慌不忙的日子,想一想过去的时光,念一念已经不在身边的人。把倥偬繁忙的心绪,经古镇搅合成可以接受的浓香,好在一段的日子里,身心都有可供品咂的滋味。
我是已经来过凤凰六次了,今后,还会不断经过这个古镇。但是,真的劝你不要来这个地方。许多东西已经沉淀了,许多人已经忘怀了,就不要在这样的地方莫名地被翻动,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这种滋味。许多应该被忘记的思念,上了眉头,就再也回不到心头了。
(陕南投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