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4年08月08日

陕西工人报延长石油专刊-副刊 水印宝鸡 陕西籍女红军陈真仁 我的父亲 可爱的炼油工人 我手握镰刀站在田野 公益广告

当前版:第A8版:延长石油专刊-副刊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延长石油专刊-副刊
08

陕西籍女红军陈真仁

·秦晋·

晚年的陈真仁

傅连璋陈真仁夫妇

(一)

1935年5月,红四方面军撤离川陕根据地。在这支望不到头的红军队伍中,有一家三代11口人,上至60多岁的老人,下至襁褓中的孩子,踏上了西去的漫漫征途,这也许是绝无仅有的。这就是陈真仁一家。

陈真仁,女,1919年生,原名陈锦云。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授予上校军衔。她的老家在宁强县烈金坝,是当地叫得响的大户人家。受大哥、二哥的影响,陈真仁还在小学读书时,就经常为地下党传递书信情报。1935年2月,红军到了宁强,陈真仁一家3个哥哥、3个嫂嫂、3个侄女,加上父亲和她本人,总共11口全部加入红军。

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后,大哥、二哥、三哥被编入了作战部队,率先向西开进,后来再没见到他们回来。父亲和大嫂、二嫂也与部队失去联系,后来才知道他们都牺牲了。三嫂和三侄女也相继失散。

陈真仁带着两个侄女,开始了更为艰难的行军。为了让4岁的小侄女活下去,她们在川西地区的土门忍痛把她送了人。三过草地时,大侄女又失散了。陈真仁靠着坚强的毅力,跟随部队胜利到达延安。

(二)

甘孜会师后,不少指战员都患上了红眼病,陈真仁和她所在的运输连的姐妹们也没能逃过此劫。一天,后勤部粮食局长何长工给她们带来了福音:“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明天傅连璋同志要来给你们看病。他在中央苏区时就是红色医院的院长,专门给中央领导看病,现在是朱总司令的保健医生,医术高明得很呢!”

第二天,傅连璋果然提着药箱到运输连来了。他那瘦高的身材,和气的面容,渊博的医学知识,特别是从基督徒到红色医生的传奇人生,在陈真仁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时,傅连璋正开办着医务训练班,见这里有不少女兵,便动了挑选女学员的念头。何长工欣然同意。于是,他亲自从她们中挑选了四个人,陈真仁便是其中之一。

这年11月,卫生所随红军总部来到宁夏同心城。傅连璋给朱德写了封信,提出要和陈真仁结婚。朱德第二天就回了信,批准他们结婚。于是,这桩婚礼很快就举行了,朱德特地买了两只羊送给这对新人,总部的大师傅也做了十几道菜作为婚宴,红军其他领导人也都来贺喜。朱老总还为这对新人致辞。婚礼刚结束,还未入洞房,红军就连夜转移,因为尾随的胡宗南部加快了追击步伐。

(三)

建国后,傅连璋相继出任国家卫生部副部长等要职。陈真仁则担任总后药材处副处长,后被授予上校军衔。

但“文革”风暴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傅连璋受迫害致死,陈真仁被投入秦城监狱,后被押送到山西省闻喜县监督劳动。

1971年林彪坠机后,陈真仁才获释回到北京,并得知傅连璋早在三年前就被迫害致死,她悲痛欲绝。

生不见人,死不见骨,这是多么痛苦的事啊。陈真仁出狱后,多次上书毛泽东和党中央,要求为傅连璋平反昭雪。

1975年5月17日,毛泽东在给傅连璋的战友、原卫生部部长贺诚的一封信上批示:“……傅连璋被迫害致死,亟应予以昭雪。贺诚幸存,傅已入土,呜呼哀哉!”此后,周恩来也作了重要批示。

当年7月17日,中央军委第16号文件转发了经毛泽东圈阅后的总后勤部党委《关于傅连璋同志恢复名誉的报告》。这年9月20日,解放军总后勤部为傅连璋举行了隆重的安灵仪式。党和国家领导人陈云、聂荣臻、徐向前、谭震林、王震、余秋里等出席了安灵仪式并赠送花圈。一面庄严、鲜红的党旗覆盖在没有骨灰的骨灰盒上。

(四)

1994年,傅连璋诞辰百年之际,中华医学会和家乡人民分别在北京和福建长汀给他树立了雕像。

1996年,长征胜利60周年时,上海电视台《长征·世纪丰碑》摄制组听说了宁强长征一家人的故事,穿越四川、陕西两省,经多方努力,终于让长征途中失散的陈亚民、陈汉兰(后改名孙开玉)两侄女和陈真仁相见了。那一刻,是一个凝固的瞬间,当3位老人相拥而泣时,四周的人们也禁不住热泪潸潸。陈真仁望着眼前改名孙开玉、一身羌族妇女打扮的小侄女,心情激动万分。

2000年,81岁高龄的陈真仁回到故乡大安镇烈金坝,老人看到家乡屡遭水患,于是将自己一生积蓄的10万元捐赠给家乡人民,修建起河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这位革命老人的绵绵乡情。2006年4月26日,陈真仁在北京逝世,终年87岁。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