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辣汤
◎郭培杰
胡辣汤是西安的风味小吃。如果讲究地道,那当然是回坊上做的了。
在过去,胡辣汤是最低廉的小吃,当年在清晨街上的小吃摊前,也不摆桌椅板凳,买一碗,嘱咐辣子放海(多),夹一角锅盔,寻找一处空地蹲下,捧碗搅动筷子,吸吸呼呼地吃得热乎起来。特别是在冬季,天寒地冻,一碗冒着热气的胡辣汤,浇了油泼辣子,洒了香油芫荽,热腾腾的,更是诱人。
还有一种是河南回民的,布局在城东一带,也叫胡辣汤,做法却有区分。食材以面筋、海带丝、粉丝、千张丝、黄花菜、萝卜条、木耳、黄豆、榨菜为主,也放花椒、胡椒粉等。主食搭配油饼油条。
我小的时候,青年路街口就有一家卖河南胡辣汤的。老板是我同学的父亲。他家的胡辣汤,好像并不十分讲究,颜色很重,只记得勾了很多芡,多是萝卜条、海带丝、莲花白、西葫芦。那是“瓜菜代”的年月,他家的左邻就是一家菜市场,开了这个食摊子,菜蔬利用。所以风味也谈不上,有吃的已经不错了。我那时还觉得味道极好,吃一碗只几分钱,但还是不常光顾得起。
有一次冬天,我感冒了,早晨起床,身体发冷,头脑昏沉沉的,不想去上学,告诉了母亲。她就叫我的二哥,去街口端一锅胡辣汤来,给我们都祛祛寒。二哥拿起钢精锅,飞奔而去,不一会就端来热腾腾的胡辣汤,我们每人一碗,我是病人,多喝了一大碗,身体顿时热了起来,蹦蹦跳跳去上学了。
我刚工作那会,在大西郊工厂上班,每天要蹬十几里路程自行车,雨雪无阻。每次路经洒金桥北口,必要下车,在一家坊上的卖胡辣汤的摊子上,吃一老碗胡辣汤。年轻饭量大,加一角子锅盔馍,泡上半牙子,另一半就着汤吃。这是老吃家,懂行。老板一看就格外殷勤,捞得肉丸也多几个,香油辣子香菜都问得一点也不马虎。这东家还是个幽默之人,吆喝声别有韵味,也很俏皮,像在说单口相声,顾客也可以给他捧哏,而他插科打诨,收放自如。
他喜欢玩鸟,摊子不远处的树上,总挂着一个鸟笼子,听得见画眉叫声。过了一些年月,他不再专门掌勺吆喝了,角色被女儿顶替了。他只在一旁照应买卖,坐在板凳上,捧一个大茶缸,浓的酽茶,身旁放了两个鸟笼了,遮盖着蓝布罩子,想是一会还要去遛鸟。
以后,一个吃嘴同学告诉我说,北院门西羊市有一家胡辣汤,好味道,我单位的一个吃货,也说那家的味正。人人口碑好,到底有多好,禁不住诱惑,我也去吃了,果然是不错。掌勺是个大妈,慈眉善眼,手脚麻利,颇有亲近感,大概这个原因吧,每天都门庭若市。以后,我也经常带外地朋友去吃,一来二去的,也就习惯了她的热情。现在估计她岁数不小了,也不再掌勺了。
我那同学,后来分配到了城卫处,再后来就到了城管局,谋了一个科长职务,很风光。听说他家把门面房,租给了一家开饭馆的,清晨的早点,还是卖胡辣汤。
现在,我家已经拆迁走了,很久没有路过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