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西安多数妈妈赞同产假延至一年
最担忧隔代教养
近日,有关北京人大代表建议女性产假延长至3年的话题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赞同者认为职业女性晚上频繁起夜,白天按时上班,现有产假根本不够用,延长是应该的。反对者则表示女性工作本来就难找,这不是逼着女性都做全职太太吗?
那么在古城西安,年轻妈妈对产假该不该延长又是怎么看待?她们心里最大的困惑又将是什么?笔者进行走访后发现,绝大多数妈妈认为一年产假最合适,对于隔代教养问题最担忧。
多数妈妈担心隔代教养问题观念不同很揪心
海娟在孩子出生前是某私企的财务,在产假快到期时,为了能照顾孩子,她甚至曾想过在家就近找个轻松工作,腾出时间看看孩子,但是最后还是选择将孩子送回老公老家。
“真心舍不得,没办法啊,要么不上班了,要上班就没人看娃,只能送到公公婆婆那边去,我的孩子也成了留守儿童。”海娟说现在两周就要回一趟老家看孩子,每次回去也会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特别是看到隔代教养的方式不同,意见分歧非常大。
“朋友聚会,我家孩子和同事孩子在一起,就像土匪,根本没有礼貌可言,最大问题是我和孩子的爸爸说不下,根本不听。”海娟说爷爷奶奶顺着孩子性子来,只要高兴,撒泼打滚也不反对,这让她开始有了自己带孩子的想法。
这一观点也得到多数妈妈的认可。同为妈妈的徐女士也坦言想自己带,但是不现实。“父母那一辈养育我们是一个粗放的时代,并不是不认可他们的付出,只是现在与时俱进后,多数年轻人更希望科学育养,而父母则会解读为我们看不上他们带孩子。”
徐女士说目前虽然自己还在产假中,但是她已经感到了困惑。她体会到隔代教育不成章法,很多爷爷奶奶过分溺爱孩子,完全凭心情凭感觉,没有原则,自己十分担忧。“父母的有些旧观念甚至和现代早期教育方法理念冲突,所以我最大的困惑是工作不能丢,孩子的未来也不想牺牲,两个事情难以抉择。”
三年太久担心容易与社会脱节一年产假呼声最高
在走访的妈妈中,绝大多数人认为产假延至一年最为合适,这期间刚好把宝宝照顾到一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而对于北京人大代表所提及的三年,徐女士则认为即便单位敢给,自己也未必敢要,“三年明显不可能,一个妈妈离开工作环境,离开同事社会,三年中专心带孩子,三年后怎么可能再回到岗位上,回到社会上,脱节的肯定不是一点半点。”
在陕西某大型国企做文案的吴女士非常支持产假延长,除了自己想和孩子接触时间再长一些外,她还认为精力的分散很容易工作孩子两头误:“晚上带孩子休息不好,白天上班状态差容易出岔子,与其两边都不讨好,还不如将假期延长。”
另外,不少妈妈认为,对于女职工的生育福利不够完善,例如多数单位和公众场合没有母婴室,妈妈背奶要去厕所。另外没有落实喂奶时间的福利,对于哺乳期母亲应该每天减少两小时工作时间。
网友建议男性也要产假伺候带孩子凭啥只是妈妈
产假该不该延长也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其中不少网友认为,男性也应该产假伺候,承担起带孩子的责任。
网友束古说,建议夫妻换休,男女轮休3年,即可加强男性对家庭的责任感还可缓解女性就业歧视,不然3年后女的怎么就业,早就跟社会脱节了。
网友小笼女王则认为,当下的问题不是给女性加多少产假,而是要给男性延长产假。带孩子不光是女人的事,丈夫也要承担起责任,而且如果增加男性的产假,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男性在就业中的性别优势,一举两得。
专家:产假反映出男女的家庭角色和关系呼吁男性要负责
“女性职工产假延长,不是简单时间长短的问题,数字背后反映出两个问题,那就是不同性别在家庭中的角色分工和关系处理问题。”陕西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尹小俊认为,这个问题之所以引起热议,是男女家庭角色和女性生育权与劳动权统筹不均的问题。
他认为,社会往往把婴幼儿养育和女性联系在一起,而忽略了男性参与的责任,让男性职责缺失。现有的男性陪产假已经有了意识的觉醒,但是还不够,所以在呼吁女性产假延长的同时,更应该呼吁男性参与到孩子养育职责中来。
而对于社会来说,应该从法律上健全和加强女性生育权的保护与监管,让劳动权和生育权都得到制度的保障。另外,企业应该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在企业发展规划中,将女性生育权统筹考虑进来,给予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形成企业文化。 (孙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