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让工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发展壮大
——铜川市印台区加强非公企业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记事
今年45岁的张铜建是一名孤儿,在当地也没有住房,一直在大同桥附近租房住。当兵转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4年前应聘到铜川安泰(集团)实业有限公司下属的安泰驾校当了一名教练。如今,张铜建不仅成为该公司工会的一名会员,还是一名称职的教练。鉴于张铜建生活比较困难,公司工会每年将他列入重点帮扶对象,除了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还给他发放500到800元的慰问金。张铜建感慨万千地告诉记者:“从工会组织到企业高层,都对我关爱有加,就连过生日都要给职工集体过,还给大家发放纪念品。”
其实,张铜建作为全区36793名工会会员中的一员,他在安泰公司所受到的关爱只是铜川市印台区在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工会组织规范建设年活动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印台区积极推进服务型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织工作水平,努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印台区提速转型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如今,印台区已经在全区建立了15个系统工会,11个镇办工会联合会,4个直属工会,5个辖区行业工会。现有基层组织580个,会员36793人。
在印台区,有一家当地最大的建材市场——印台区曙光市场,这家市场是集建材和家居两大行业的密集地。现有个体私营企业100余家,其中建材类65家,家居类40余家,员工450余人。其中农民工200人,女职工250人。在印台区总工会的帮助下,该市场成立了工会联合会,并选举产生了经审会和女工委员会。区总工会还结合市场经营特点,又确定建立了10个基层工会小组,分别代表十大行业,便于区总工会联络与开展工会工作。工会组织成立后,第一件大事就是建立了企业员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区总工会和企业老总交谈沟通下,反复酝酿讨论,几上几下,最终形成一致意见,制定了工资协商制度。并达成以本地区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参数,最高不限。这项制度的建立彻底解决了员工工资由企业说了算的制度,并确保了市场内企业员工工资及时、合理、顺利地发放。该市场工会联合会还通过和企业负责人商量,争取企业支持,筹建了曙光市场职工之家,为全体职工活动提供了简易的活动场所,既方便了职工,又凝聚了人心。在该市场打工多年的王女士深有感触地说,以前不知道工会是做啥的,有了工会我们才知道工会是替职工说话的!
印台区总工会主席董建华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全区工会工作重心一律下移,形成了区总工会—乡镇街办工会—行业系统工会—村(社区)工会的工作格局,并坚持向区委汇报工会工作,积极争取区委领导的全力支持。
在该区采访时,记者听到这样一句话,“工会组织到哪里,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就跟到哪里。”这句话说得一点不假。近年来,随着印台区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的情况,区总工会聘请外出务工人员为维权联络员,成立了农民工权益维护工作站。坚持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协商会议制度,形成了工会配合劳动保障和安监等部门开展劳动执法检查和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及重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机制,从源头参与维权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印台区总工会主席董建华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还将继续深入开展集中建会行动,像出租车司机、劳务派遣工等各类方式就业的职工及农民工都将成为工会会员。真正实现哪里有企业,哪里就有工会组织。
本报记者 兰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