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澄合矿业公司强化经营管理促企业减亏增盈
本报讯 面对当前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及矿井存在的开采条件复杂、煤炭质量差、企业经营举步维艰等困难,澄合矿业公司凝心聚力下猛药、用真功、出实招,苦练内功,以内功之力应对市场之变,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推动企业早日走出“寒冬”。
全程监控抓煤质
“10月12日,煤样发热量4690大卡。连续四天保持在4660大卡以上。”10月13日,在澄合王村斜井的早班调度会上,当销售科负责人汇报完前一天的煤质检测情况,原本安静的会场顿时掀起一股小小的声浪。无法想象,为了保煤质,澄合王村斜井的干部职工们付出了多少努力,一年里管理办法两连“补”,能有现在的成就,只能说:事在人为,办法总是比问题多!这只是澄合矿业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狠抓煤质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该公司坚持把提高煤炭质量作为应对市场疲软、提高经营效益、促进矿井发展的中心任务来抓,通过严细管理,促进了煤质的稳定和提高。
该公司各生产矿井建立了煤质行政管理、煤质监督检查和煤质现场管理体系,形成了从工作面、生产、运输到入仓全过程的煤质管理网络。根据地质构造及煤层赋存情况,采取工艺调整、分装分运、井下充填等措施保证煤质。针对目前工作面煤层较薄的情况,通过调整采高、现场监督指导、当班考核奖罚等措施,最大限度确保施工质量,近几个月以来,王村斜井煤质均稳定在4600大卡,王村煤矿的煤质也得到稳步提升。
苦练内功降成本
“与其他矿井相比,我们先天条件不足,开采条件差,我们只能苦练内功,把成本降到最低!”在近日召开的早调度会上,澄合王村煤矿领导班子成员一致认为,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是实现企业扭亏增盈的制胜法宝。
“一根报废的锚杆也是浪费。”面对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势,王村煤矿从优化采掘工程设计抓起,规范设计工作流程,实现从煤炭生产的源头上降本增效。针对深部开采巷道多,巷道维护长,突水问题严重等客观实际,王村煤矿积极开展了科技创新活动,每个生产区队每月都要上报创新项目,而且实际用途大,具有推广价值的项目在每月的安全办公会上进行公开推广和奖励,激发职工们的创新热情。同时,为了集中矿井创新优秀人才,解决生产难题,矿上特地成立了以机电科技术员为首的创新小组,为矿井生产添材助力。据统计,今年该矿在回撤过程中,节约了锚杆约一万多根,有效地实现了从源头上的降本增效。
企务公开提效率
“这个月,咱俩干同样的活,工分相近,我咋能比你少380元呢?”老高手指着工资分配明细表一脸疑惑望着身边的小秦。“别着急,仔细看看。”小秦解释道。老高终于看清:“原来是我每月比你多交180元养老金,你比我多了300元的技能津贴!”两人呵呵地笑起来边点头边说:“看来‘明白帐’就是好!”这是近日在董矿分公司办公楼前的公开栏前,笔者无意中看到瓦抽队的老高和小秦在谈论企务公开的场景。
澄合矿业公司始终注重企务公开制度化,始终把职工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作为公开的重点。在6S考核打分、工资分配、公用经费使用、劳模和各类先进推评、费用的预算和执行、安全的考核与奖罚、职工创新与奖励等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坚持制度公开、操作公开、结果公开、考核公开。每月结合实际对公开需增加的项目由各基层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主要领导审核后,向公开部门、公开区队下发督办单,凡没有及时公开、公开不全面或不到位的,及时通报考核。
同时,该公司基层单位还做到“民情热线”24小时畅通,依托“基层工会职工信息月报”,搭建职工建言献策“直通车”,认真听取职工心声,对职工反映的问题做到汇报及时、督导及时、反馈及时。
(李顺丽 雷飞京 张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