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1962年彭德怀离婚风波
彭德怀与夫人浦安修(资料图)
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德怀一直处于被打倒的状态。特别是到了“文革”,处境更为险恶。
浦安修当时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党委副书记。从丈夫自庐山“跌下马来”,冷遇、白眼、刁难、咒骂和日益沉重的政治压力始终缠绕着她。八届十中全会之后,压力升级,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些人给她做工作,要求她与彭德怀“划清界限”。所谓“划清界限”,即是选择离婚。在痛苦和迷茫之中苦苦挣扎的浦安修,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把离婚报告交到北京师范大学党委。
浦安修没有勇气去找彭德怀谈离婚的事,只好找到彭德怀的侄女彭梅魁,向彭梅魁交了底。北师大党委将浦安修的离婚报告呈送给北京市委副书记刘仁,刘仁转报给杨尚昆,杨尚昆又请示总书记邓小平。
邓小平在离婚报告上批示:这是家务事,我们不管。浦安修让彭的侄女转达她的离婚要求。
彭德怀久久地坐在沙发上,双眼紧闭,半天沉默不言。最后,他站起来对侄女说:“梅魁,我的问题没有结束,她的压力太大了,离就离吧,这也是迫不得已,是政治需要,她也只好走这条路。”
1962年10月下旬的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浦安修由彭梅魁陪着来到吴家花园。彭德怀也请来了他的患难知己杨献珍。杨献珍本来是坚决反对他们离婚的,但时至今日,也无言以对。
就在正式分手的这一时刻,彭德怀特意挑选了一个大大的梨,亲手把皮削得干干净净,亲手切成均匀的两大半,放在一个盘子里,顺手推到浦安修的跟前。中国人对夫妻分梨吃是忌讳的。因为梨的谐音为离,分梨者,分离也。
浦安修选择分梨
彭德怀解释说:“我同意离婚,但内心里是不愿意分手的。安修,你要是坚信我彭德怀是个无辜受害者,你就不要吃梨。如果你有一丁点怀疑我是个反字号人物,就请痛痛快快地吃掉属于你的那半个梨,从此我们一刀两断。”
浦安修犹豫了一会儿,伸手拿起一片梨,把它吃了下去。彭德怀抓起剩下的那半个梨,使劲地丢在了地上。浦安修低下头,哽咽着说:“老彭,我对不起你,请你以后保重。”彭德怀望了望浦安修,迅即走开了。
最后一次敬礼
浦安修在彭德怀最困难的时候提出了离婚申请,并离开了他,这也给她造成了终身的悔恨。
后来彭德怀平反后,中央领导同志虽然谅解了她的这一错误,承认她与彭德怀仍是夫妻关系,并将她选为全国政协常委,但她觉得不能原谅自己。为告慰彭德怀在天之灵,也减轻自己内心的痛苦,她将晚年的很大一部分精力用来整理彭德怀生前的著述,积极协助组织为受彭德怀冤案牵连的人做平反工作。
浦安修于1991年5月2日在北京因病去世。
□郝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