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一边是收费项目大幅减少,另一边却是不合理收费花样翻新——
说不清的“费”,何时能杜绝
“在8月下旬一次企业家论坛上,国内某知名饮料企业负责人透露,他们一年被收取各种费用高达400多项,国务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并做出重要批示,我们很快派出了调查组。”提起3个月前的那次涉企乱收费调研,工信部有关同志至今记忆犹新。
行政事业性收费、投资项目审批的前置服务收费、各种评估检测收费、几十家协会的会费、区域市场的准入收费……调查小组对该企业提供的400多项收费项目逐一进行审查梳理后发现,涉企收费花样繁多,连企业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
“400多项是近年来累计的收费项目,其中,包含合理的收费,也有一些不合理收费。”工信部有关同志告诉记者,在党中央、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大力清理涉企收费的大背景下,今年前三季度,该企业被收费的项目大幅减少,“收费金额不足前两年的1/10。”
涉企不合理收费屡打不绝
由于垄断着行政审批的前期资格选拔权,以及审计、鉴定、评审等职权,部分行业协会将特定的中介服务作为行政许可的前置条件,强制企业入会、缴纳会费……这只是当前企业负担的一种表现形式。
对于更多企业而言,行政审批前置服务性收费更像个“无底洞”。“近来,政府审批的事情是少了,但企业要做的评估评审项目仍然很多。尤其是林林总总的前置服务,相当一部分其实就是前置收费、隐性审批。”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承接这些业务的中介机构多与政府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一些地方的行政服务中心,上述中介服务机构甚至与行政部门一起开辟窗口“联署办公”。由于多为政府指定、竞争不充分,这些中介机构的收费标准远远高过市场平均水平。一些企业为办理五花八门的评估评审报告,项目还没有开工,相关的费用可能就花费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
工信部有关同志介绍说,当前涉企收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行政事业性收费,主要包括政府为企业提供培训、认证、检测等服务收取的费用;二是政府性基金,主要是政府为发展某项事业直接向企业收取的资金,如残疾人保障基金等;三是与审批相关、由第三方机构收取的各种资质鉴定、认证、评估、检验检测等经营服务性收费;四是行业协会的会费。
收费目录清单制度成减负“新抓手”
“尽管‘三乱’问题相比过去大幅减少,但一些地区、部门和领域收费不合理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指出,当前,企业负担主要表现在“四多一少”:一是部分地区违规摊派现象较多,如一些地方政府举办大型活动,往往要求当地企业捐赠赞助,此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各项附加费;二是少数审批项目前置收费过多且收费不合理;三是能源、金融、市政、交通等领域收费项目偏多且不合理;四是部分行业协会多头收费现象较多。“一少”是企业对收费政策了解少,工信部对3000家企业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四成企业对收费项目及相关减免政策不了解。
针对“四多一少”问题,今年11月,工信部联合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派出多路督察组,对部分地区企业减负工作进行实地督察,以打通减负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在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郑立新看来,建立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已经成为减轻企业负担的“新抓手”。
“建立和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就是为企业减负度身打造的长效机制之一。”郑立新说,清单制度,即“法无授权不可为”,是一种国际通行的以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范为依据,最大限度减少和规范政府管理的行政管理方式。
10月31日,财政部正式公布全国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基金目录清单,其中,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共涉及29个领域,87个项目(免于征收小型微型企业9项);全国政府性基金共25个项目。今后,目录清单之外的涉企收费,各部门、各地区一律不准执行,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拒绝缴纳。而清单内的涉企收费,会逐步减少项目数量。
杜绝不合理收费唯有全面深化改革
2008年至2013年,我国累计取消、停征、减免700多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7项政府性基金,每年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2000亿元以上。不过,让企业减负工作从“运动战”真正转变为“常规战”,从制度上杜绝企业不合理收费,却始终是多年来待解的难题。
首当其冲的是审批制度改革。新一届政府高度重视职能转变,强调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通过实施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干预实现减轻企业负担的目的。去年,国务院取消和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取消和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348项,推进营改增减轻企业税负,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1500亿元以上。今年仅上半年,就取消下放122项行政审批事项。
其次,要推行政社分开。目前,民政部等有关部门研究相关的规范措施,总体思路是深化改革,从人员、职能、资产、财务等方面将协会和政府的关系真正切开;进一步明确公务人员不得在协会兼职,不得收取任何报酬;进一步规范行业协会的经营活动,制止协会利用行政资源强制收取费用。
“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真正看住向企业乱伸的手,不合理收费才能从根本上杜绝。”郑立新说,垄断领域涉企不合理收费问题,要靠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来解决。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本着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的总体思路,坚持清费立税,强化税收筹集财政收入主渠道作用,改进税收征管体制,同样是杜绝不合理收费的治本之策。 (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