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崛起于“抉择”中
——铜川矿业玉华矿依靠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后劲侧记
“我认为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再要有专业知识,还得耐着性子去琢磨,最重要的它得有实用价值……”铜川矿业玉华矿选运筛分系统甲带给料机改造项目发明人胡彦升谈起矿井搞科技创新言犹未尽,“我认为还是人和制度最关键,搞科研要有人才才行,制度保障才能让人有精力和条件去创新。”
在当前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玉华矿以科研攻关、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作为企业应对危机的重要“抉择”和实现提质增效、挖潜降耗、增盈减亏的突破口,使一批批创新成果为矿井可持续稳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3年12项主要科研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安全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2014年,11项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实现节支降耗65万余元,形成了创新带动发展,创新提升效益的良好发展局面,为矿井主动作为,应对危机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在实践中奠基 培育创新土壤
从投产至今历时13年,科技创新从无到有,玉华矿在发展的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矿党政班子始终重视科技研发工作,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战略,搭建科技交流与创新平台,为科技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在矿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科学技术委员会领导下,突出抓好科技研发领军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每年利用“玉华大讲堂”开班授课20余次,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创新创效等活动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目前矿井已有工程技术人员127人,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34人,中级技师29人,高、中、初级工达到1200余人,更是涌现出一批以“陕西省技术状元”王江江、“陕西省技术能手”王勤学为代表的青年才俊,为矿井搞科研培育了雄厚的人才队伍。科技项目申报立项、过程管理、经费管理,以及项目的鉴定、结题和验收的组织管理逐步完善健全,将改进革新、发明创造的创新成果反复锤炼,达到推广水平以后,及时冠名命名。推动科技项目与生产实际相融合,为矿井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经过多年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矿井科研能力不断提升。2013年,矿井固定式降尘捕尘网、原煤缓冲仓至1号转运站皮带运输机(4#)改造、选运筛分系统立轮排矸机油冷却水管改造、主斜井给煤机衬带、耐磨滑床、机尾受料槽改造等12项主要科研成果顺利完成攻关,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达到了投入小、效益好的目的。2014年,矿井开展了群众技术创新活动,一年来收获创新成果11项,实现节支降耗65万多元,在煤市“寒冬”中,让职工看到了科技创新带来的实效,更为重要的是,揭去了科技神秘的面纱,让职工看到了煤矿工人也能搞发明创造的曙光。
在探索中超越 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在矿井现有的5套大功率水环真空泵机组中,第2、3、4套抽放泵使用初期,由于冷却器散热面积小,影响到抽放泵工作效率,着实让人们一筹莫展。如何发挥设备的功效被列为重要攻关项目。经过工程技术人员与基层单位的合力攻关,由机电车间加工改造,增大冷却器散热面,保障了设备安全高效运行,使三套瓦斯抽放系统的抽采效果大为提升,顺利完成矿井每年1200万m3的瓦斯抽放任务。负角度瓦斯预抽孔(下山孔)钻孔过程中,使用巷道内静压水清除孔内煤渣,由于煤渣自重沉积,难以有效清除。同时,在钻孔封孔过程中,单一采用聚氨酯进行封孔,预抽孔存在比较严重的漏气问题,造成瓦斯抽采浓度及抽采率低。为彻底解决这两个问题,提高抽放效果,以分管矿领导、通风技术人员、抽放队管理人员等为主的创新小组,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通过多次讨论研究以及实验,及时拿出了解决方案。发明了钻孔除渣器,其采用0.5米长的4寸钢管前端切成铲状,连接钢管进行掏渣,有效解决了下山空钻孔积渣问题,避免了钻孔失效。而通过推广应用瓦斯预抽孔封孔工艺新技术,即钻孔内外分别采用编织袋装上聚氨酯捆扎于PVC套管上,中间空腔高压灌注水泥砂浆充填煤体裂隙,有效解决了预抽孔漏气问题,单孔瓦斯抽放浓度由原来的5%左右提高至20%~50%,极大的提高了矿井瓦斯预抽效果,为矿井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2015年2405综采工作面引进一台ZT19800/22/35型中置式端头液压支架,由于首次投入使用,缺乏实践经验,同时受顶板来压、地鼓等影响,加之端头支架自重达77吨,导致移架特别困难,给安全生产造成影响。经过生产业务科室、设备厂家技术人员现场反复论证实践,针对工作面支架与端头支架间存在落差,巷道高度和底板松软等问题,在保证端头支架的初撑力和巷道的支护强度的前提下,有效解决了端头支架推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使端头支架和转载机的拉移效果明显提高,液压支架升降有力、动作灵活,整个机组运转正常、配合到位,符合各项技术要求。依靠集体智慧探索创新解难题,为安全生产创造了有力条件。
在交流中融合 为企业发展蓄能
多年来,玉华矿在自主研发取得突破的同时,更加注重与具备优势研发资源的科研单位、高等学府进行合作交流。聘请专业讲师、权威学者来矿进行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健康生活等领域的授课,不断提升职工的科技知识,培养团队创新力,提高了职工革新改进、消化吸收的能力,增强科技创新的软实力。
2014年,“玉华牌”原煤产品荣获“省名牌”产品荣誉称号,使其享誉省内外。在其背后,一整套高精尖煤炭产品检验设备,默默发挥着强大的检验力,为煤质信誉保驾护航。在努力创建“名优”煤炭产品过程中,玉华矿先后引进了目前矿业公司唯一一台由德国生产的“高精尖”煤矸分离设备——动筛跳汰机以及高精尖煤质检验检测产品SDC5015量热议、SDS616智能定硫仪、SDTGA5000工业分析仪、GM/PΦ多功能联合制样机、GM/SFΦ环保型对辊缩分机,SM/F2000密封制样机等高、精、尖科技检验设备,并与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对部分设备加以改造让其“服水土”,通过对煤质检验检测设备的更新换代,提升了煤质管理科学化管理水平。以科技装备的投入,为矿井名优品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每一项创新成果无不凝聚着潜心探索、奋勇攀登的智慧和汗水。技术革新为矿井在克难攻坚中加油,科技创新为煤炭企业驱动发展增添活力,使之厚积薄发,焕发出勃勃生机。
(王银平 朱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