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5年06月08日

陕西工人报专题 编者按 富平人的性格 图片新闻 小记贾占强 温泉河夕照 美原有个菜园头 河刘的村情 书法 故乡是扎在麦秸身上的刺……

当前版:第A4版:专题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专题
04

富平人的性格

□党益民

富平,富庶太平也。富平地域辽阔,富饶膏腴,自秦以来建县2400余年,属“关中名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起关中人的性格,人们常用“生撑愣倔”四个字来概括。其实,“生撑愣倔”用在富平人身上更为妥当。富平地处关中腹地,从地缘文化上考量,富平文化即关中文化,富平人的性格极具“关中愣娃”的典型性。

富平人的“生”,既有秦地儒学的“忠勇”,也有“五胡乱陕”时期遗留下来的“二杆子”“梁梁子”精神。富平人生性耿直,爱憎分明,说话粗声大气,做事干脆麻利,主意拿定,先“咥”再说。富平人为人实在,能吃苦,能吃亏。富平人“么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就像樊哙在鸿门宴上那样,“目眦尽裂”,生吃“彘肩”,属于“生生子”,胆正,“敢咥”。富平人的“生”性,还表现在对生活充满激情,富有创造精神上,千年石刻,阿宫唱腔,都是富平人的创造与骄傲。富平人远离海边,却比海鲜还要“生猛”,身上有一股子闯劲儿,敢作敢为,敢于担当,遇事较真,极负责任。于是在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上,涌现出了秦代的王翦王贲、唐代的李光弼、明代的杨爵孙丕杨、清代的李因笃和近现代的胡景翼习仲勋等武将诤臣、英雄豪杰。

富平人的“撑”,一方面是指肯坚持、能坚守,做人有原则,干事有韧劲,说到做到,不放空炮;能坚守良知、坚守友情、坚守亲情、坚守爱情。另一方面,是说富平人的表达方式比较生硬,不善周旋,不愿意说软话,喜欢硬“撑”。用富平话说,就是“舍不下脸”。胳膊断了藏袖里,牙掉了吞肚里。外地人讲究内方外圆,富平人内方外亦方;人家讲究把“圈子转圆”,富平人是扛着竹竿进油坊——直来直去;人家喜欢自我包装、“胡吹冒撂”,富平人崇尚靠本事吃饭;人家八面玲珑、好出风头,富平人埋头做事、不愿声张。富平人的“撑”,其实还有另一种解释,那就是“噌”。从字面上讲,一有“叱责”的意思,二是象声词,表现速度快。火气“噌”的就上来了。富平人性子急躁,爱发火,就像富平老庙的鞭炮,一点就炸。啥事不对,就“噌了”、“训了”、“臧了”。脾气一上来,管你天王老子,也敢吹胡子瞪眼。对脾气了,掏心掏肺,咋样都行;不对脾气,一说就“噌”。“对劲”了就是朋友,不“对劲”的“避远”!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无论高居庙堂还是行走江湖,富平人就这么任性。

富平人的“愣”,不仅是说长相“愣头愣脑”,如同临潼的兵马俑,主要是指做人有棱有角,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大智若愚,但总体感觉有点“愣”。富平女人有“女汉子”,男人有“愣头青”。富平人不善言辞,没有南方人的软声细语,也没有北京人的口若悬河。被人数落一通,发愣半天不着一词,但只要开口回击,那就一星唾沫一个坑,一句话能把人顶到墙角角。如果对方言语实在难听,富平人“泛”不上话,干脆当胸一拳,回手一“撇耳子”,打得对方满地找牙。

富平不仅出产奶山羊、柿饼、琼锅糖、太后饼、九眼莲,还盛产“倔song”。富平人不善变通,十分倔强,性子直,认死理,“碰倒南墙人连土担”,认准的事情,九头牛也拉不回来。明代御史杨爵堪称富平的“倔王”,宁可把牢底坐穿,也不改变自己的立场,留下了千古美名,这也算“倔”出了名堂。富平人把脸面看得比命还重要,不愿意忍气吞声。但富平人面冷心热,话硬心软,“倔”里有自尊,有骨气,有傲气。你看得起我,我也看得起你;你看不起我,我看也不想看你一眼。你在外面把事干得再大,与我何干?你衣锦还乡走进村里,不主动跟我打招呼,我也不会巴结“理识”你。看见你走过来,不是把头一低装着没看见,就是扭头去看树上的鸟儿。但只要你走过来主动打招呼,递上一根烟,又马上笑逐颜开,关切地问:“啥时候回来的?”“吃了没有?”嘘寒问暖,亲热如故。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文明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生撑愣倔”的富平人,如果在坚守性格中良性基因的同时,毫不吝惜地掐掉身上的残枝败叶,也许会活得更自尊自在,幸福快乐!

作者简介:党益民,富平老庙人,武警辽宁总队副政委,大校警衔,著名军旅作家,出版10余部文学专著。多部作品被拍成电影、电视剧,译介到港台与国外。曾获全军一等奖、陕西省第二届“柳青文学奖”和国家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