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5年06月15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再回故乡 想念蛙声 高山之巅 登上药王山 怀念草 致不知名的朋友 国画 把爱埋在夏日里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登上药王山

□张天乐

药王孙思邈是我国隋唐时期伟大的医药学家和养生学家,全国各地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纪念这位历史名人,我的家乡就有几处药王庙,常年有人供奉香火,尤其是每年的农历二月二这一天,是药王的生日,也是过庙会的日子,周围的群众都要赶来,集中进行大型的祭祀活动。听说,最隆重的公祭典礼还是在陕西铜川的药王山,于是,我慕名前往。

雨后初晴,空气清新,阳光明媚,从西安出发一个小时就到了药王山下,一座高大的汉白玉雕像伫立在山门前,底下书写着几个遒劲有力的题字“药王孙思邈”。松柏掩映,万木苍翠,满山都是绿色。徒步攀登,坡度较缓,大家在谈笑嬉闹中走向高峰。沿途的景点都会引起友人们的探讨,在名为“云掩五台”的牌楼下休憩时,在相互诠释中才明白,药王山原来就是北五台山,孙思邈晚年归隐在与家乡毗邻的五台山、后世尊他为“药王”,北五台山便改称为药王山了。

沿着主道上去,就是药王山的祭祀大殿,名人题字题词满院都是,更珍贵的还有很多石碑上撰刻的药方,这才是药王留存下来的精髓。门外铁链上密密麻麻的同心锁,正是人们祈求平安和永久的见证。门外的一副对联反映了游客们的心里期盼:登药王山探求养生秘要,拜孙思邈寻求长寿良方。

从停车场向南攀登,就是药王山博物馆南庵展区,走进窄小的园门,简直是别开洞天,“中国药王山”的石刻书法雄浑苍劲,显示了华夏唯一的药王地位。这里是当年孙思邈隐居的地方,是关中有名的道教宫观,从唐朝以来,一直是纪念药王的中心场所。现在有宽阔的祭祀广场,药王孙思邈的巨型雕像,道骨仙风,充满文雅古韵,每年几次大型的公祭活动都是在这里举办的,可惜我们没有赶到好时候,不能目睹世人缅怀药王的盛况。广场一侧的药用植物标本展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展馆里各种药材植物标本被精心封存,包装完备,供人认识了解,同行中的中药爱好者大呼过瘾,记录拍照忙得不亦乐乎。古色古香的魁星楼围绕在一片文化建筑和大型壁画之间,“独占鳌头”的艺术石壁不知矗立了多少春秋冬夏。

登上药王山,站在石刻围栏处,我想翘首西望,眺看新区,可惜烟雾蒙蒙,新区模糊难现,大气污染至此,危害民生安全,估计这是药王孙老先生绝对没有料到的,在他著名的千金方里估计也没有这些防治雾霾的办法。据说药王孙思邈享年141岁,这是多少人渴求的目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精神追求和养生保健。而这座药王山,被誉为“中国保健第一山”,已成为人们求医、祈福、健身、旅游的理想之地了。登上药王山,能得到身体的保健,更能够得到心理的慰籍。不信,你来试试吧。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