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三岔湖畔争雄记
陕煤化集团参加全煤五运会实现历史性突破
前不久,韩城矿业公司钓鱼运动员代表陕煤化集团出征全煤五运会钓鱼比赛,囊括了钓鱼比赛项目的全部3枚金牌,创造了陕煤化集团参加全煤运动会以来单项比赛的最好成绩。
赛后,集团公司在贺信中,称赞他们是一个为荣誉而顽强拼搏的战队,是用智慧和勇气、靠团队和默契实现劣势逆转,勇夺金牌,在全国煤矿第五届职工运动会赛场上展现了陕煤化职工积极进取,逆流奋进,团结奋斗的蓬勃朝气,为集团公司职工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然而,由王景福、陈凤杰、张学成为主力队员的陕煤化钓鱼项目代表队的夺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辉煌与光鲜背后,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重负与艰辛。王景福说,全煤五运会钓鱼比赛地点在千里之外的四川成都三岔湖国际钓鱼基地进行,队员们对当地的水情、鱼情全然不知,为备战,几个人辗转黄河岸边百余里范围内10几个钓鱼竞技池和水库不同水域,现场分析鱼情,做好了多种预案和技战术准备。然而,到了比赛现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第一天比赛,成绩不尽人意
按照赛事规程规定,钓鱼比赛项目分2天进行。集团公司钓鱼运动员与领队到达比赛地后,顾不得领略湖光山色,立即进入临战状态。
5月26日,第1天的比赛中,韩城矿业的3名运动员在各自钓位上,克服长途劳顿、天气炎热、饮食不习惯等影响,使尽了浑身解数。但地处四川成都三岔湖的鱼情与关中黄河沿岸的鱼情截然不同,备战方针失去了作用,两节比赛打下来,成绩不尽人意,只取得了团体第4名的成绩,个人成绩也不理想。
从赛场上下来,队员们顾不上休息,一起再次分析钓场的环境气候、气压温度、水情鱼情、饵料使用等情况,仔细分析在赛场上各环节的得失,查遗补缺,同时还分析了暂列前几名代表队的成功之处。3名队员还分头找到当地渔具店的老板和钓友进行交流,了解当地生疏复杂的水情、鱼情习性和钓法。深夜,队员们根据了解到的实际情况,集体分析浅、深水位变化及深水区与浅水区的钓法和主攻的对象鱼种,并根据比赛规则规定的对象鱼种,相应调整了个人比赛方案,在用杆、用线、用钩和饵料的配方上也做出了调整,为第二天比赛争取主动做好了缜密的技战术准备。
第二天比赛,成功逆转夺冠
第2天比赛开始前,选手还是按惯例首先抽取调位,结果除了王景福的钓位还算可以外,陈凤杰抽到了深水区钓位,张学成的钓位水浅又是乱石滩,均不好操作。好在这些困难他们在前一天晚上都分析到位。
比赛那几天,北方的天气还算凉爽,可四川的炎热天气和紫外线着实让这几名北方的汉子有点吃不消。好在参赛的3人均久经竞技钓场,各有所长,且适应能力较强,在省内外各种钓鱼赛事上都拿过头奖。其中,陈凤杰年龄最小,工作时间也短,但遇事最爱动脑筋。王景福、张学成可谓身经百战,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比赛正式开始,他们很快默契地明确主攻方向,陈凤杰采取半水浮钓小鱼,以尾数攻重量;张学成短杆打底钓鲫鱼,采取的也是钓小鱼攻重量的战术;王景福钓位较好,水深浅适中,主攻大鱼抢成绩。战略战术的灵活运用,成为全队最终夺冠的最关键一环。
他们按照既定方案全神贯注,攒足了劲地捞成绩。赛场上,陈凤杰的胳膊上被太阳晒暴了一层皮却毫无察觉,他完全投入到了职业的竞技状态中。为了抢成绩,他打出抽浮的频率,连口水都没顾上喝。值得一提的是,他所处的钓点在头一天比赛中,其他队的钓友采取钓底攻大鱼的战术成绩很不理想。陈凤杰针对6米水深,果断采取抽浮的战术,竟拿下了4公斤多鱼货,这一成绩比他周边攻大鱼的钓手重量都多。
开赛仅10分钟,王景福这边超大鱼上钩,只见他熟练地溜鱼,不停地与上钩的鱼周旋,领队、渔友都为他捏把汗。结果因鱼体太大,还是断钩跑鱼,令人惋惜。但他非常镇定,麻利地换钩、换线,很快又全心投入到比赛中。经过他不懈努力,钩窝内很快又聚集了很多大鱼,且频频上钩,为全队赶超成绩,包揽金牌奠定了胜局。他的钓位成为全队乃至全场比赛的单尾重量、个人总重量的焦点钓位。
到了下午最后一场,张学成的钓位正顶着火辣的太阳,为了能多钓一条鱼,他事先准备好的遮阳伞都没有时间去打开,人被晒得皮肤灼痛难忍,仍咬着牙坚持不下钓台。此时此景,大家都为总成绩卯足了劲,谁都不愿拖后腿。张学成的钓位是乱石滩,水位太浅,他采取拉饵钓小鱼的钓法非常成功,竟然收获了很多鲫鱼、翘嘴鱼、黄辣丁、小鲤鱼、小草鱼等鱼种,总重量足有5公斤之多。
比赛两节6个小时下来,3名队员裸露的胳膊上被晒暴了皮,腿上布满了被水边的蚊子叮咬的疙瘩,可是他们用艰苦奋斗换来了这届运动会王景福个人总重量和单尾重量2个单项第1名,张学成个人总重量第5名,陈凤杰个人总重量第7名,陕煤化集团钓鱼代表队团体总成绩第1名。这一成绩,成为陕煤化集团公司参加全煤运动会以来单项比赛的最好成绩,实现了陕煤化集团参加全煤运动会的历史性突破。 (陈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