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5年08月18日
煤业化工专刊-安全
07

蒲白建新公司

科技支撑“锁”住瓦斯“毒龙”

“瓦斯不治,矿无宁日”、“瓦斯超限就是事故,事关安全的投入一分也不能少”。建新煤化公司做为蒲白矿业公司第一对高瓦斯矿井和集团公司瓦斯重点监控煤矿,把瓦斯治理工作提升为矿井安全管理的“一号工程、生命工程”来抓,先后投入资金6800万元用于瓦斯治理,使这个昔日较陈家山矿瓦斯涌出量还大的矿井,用“五位一体”检测装置,用灵敏、可靠、数据真实的各种监测监控系统和先进的科技手段,扣住瓦斯的“咽喉”,确保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控制在0.4%、回风流0.2%以下,以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锁”住了瓦斯这个危害矿井安全生产的“大毒龙”。

生命工程 理念先行

“瓦斯超限就是事故、治理瓦斯就是解放生产力。”这是建新煤化公司的瓦斯治理理念,也是矿井安全管理的“一号工程、生命工程”。

为锁住这个大“毒龙”,该公司与中国矿业大学商讨瓦斯治理方案,与西安科技大学进行合作,就瓦斯地质图编制进行商榷,与抚顺煤科院进行矿井瓦斯压力含量进行测定,聘请韩城盘龙煤业8名有丰富钻孔经验的技术员工前来指导,进一步规范打钻作业和提升对钻机的维护力度;制定瓦斯治理工作3年规划;每天早7:30分的生产调度会上,通报每天的瓦斯治理情况。把瓦斯治理和安全生产的责任细化到各个部室、区队,落实到各个环节和各个岗位,上至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下至作业场所的每个员工,签订瓦斯防治岗位责任状。

2014年,该公司4202综采工作面接近停采时,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33立方米/秒,较陈家山矿每分钟24立方米的瓦斯涌出量还大9方,面对突发情况,该公司严格落实各项瓦斯治理措施,确保抽放正常、通风有力、封堵严密、每两小时洒水一次,使上隅角瓦斯浓度由生产班的最大0.9%降低到目前的0.4%以下,回风流瓦斯浓度降低到0.2%以下;2014年10月份,经过前期紧张的准备、安装、调试,作为蒲白第一对地面永久瓦斯抽放井正式开钻;经过8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于2015年6月6日一次性试运行成功。矿井安装了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安装分站23台,各采掘面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安装各类传感器,监控中心站主机设置在调度监控中心,采用双机热备,监控员实行24小时值班,确保地面瓦斯抽放泵瓦斯抽采能力与采掘工作的协调平衡。

科技保障 强力支撑

如果说坚持“大孔径、深钻孔、密布孔、长期抽”是该公司区域瓦斯治理的第一步,那么,加大瓦斯治理技术创新力度,推广瓦斯新技术科研项目,解决制约瓦斯抽采的关键因素。

根据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批复文件规定,瓦斯矿井生产过程中出现瓦斯异常区域时,比照高瓦斯矿井管理的要求,该公司结合不同区域的瓦斯涌出情况,建立完善瓦斯治理体系,优化瓦斯治理方法,采取不同方式进行瓦斯抽放。在4204综采工作面采用本煤层钻孔抽放,流量为56立方米/秒,抽放瓦斯浓度为0.9%,瓦斯抽防量0.5立方米/秒;在4208采取上隅角埋管抽放,流量103立方米/秒,抽放瓦斯浓度为3.52%,瓦斯抽放量3.63立方米/秒。与此同时,在3#抽放硐室1#210抽放4208综采工作面实施本煤层钻孔和上隅角袋子墙内埋管抽放瓦斯,不仅提高了瓦斯抽放浓度,还使回采过程中上隅角瓦斯浓度大大降低。该矿在多个区域使用此项技术后,既解决了瓦斯超限问题,又提高了瓦斯抽放量。与此同时,绘制了协调打钻地区瓦斯区域综合治理图、实钻图等,极大地提高了该公司的瓦斯区域综合治理工作水平。

建新煤化精研井下水文地质构造,优化采面设计,完善“一通三防”子系统、黄泥灌浆、束管检测、制氮等系统,结合钻孔瓦斯涌出量和建新煤化实际总结地质构造与瓦斯含量关系,提前预测工作面延伸进程中的瓦斯浓度变化,采取提前措施。经过实践经验累积而成的三篇瓦斯治理科技论文分别在《陕西煤炭》和《煤炭技术》上发表,获得国家和省上的科技进步奖,填补了蒲白在瓦斯矿井治理工作理论研究上的空白。

煤层透气性差,95%的瓦斯处于吸附状态,15%的瓦斯处于游离状态,这给该公司的瓦斯抽放带来了难题。该公司在原有两台130移动瓦斯抽放泵的基础上,增加了两套210移动瓦斯抽放泵和两套750地面瓦斯抽放泵站,累计施工钻孔近14万米;通防队、抽放队,员工人数已由原来的不足70人增加到114人,确保地面瓦斯抽防泵站形成“两运一备”运行方式,以强有力设备和人力保障,锁住瓦斯“毒龙”,实现了矿井安全与生产的双线并轨。

(张鹏 韩保柱)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