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5年12月01日

陕西工人报煤业化工专刊-副刊 我的父亲是矿工 影像 我只想看着你 立冬“面辣子” 以梦为马 不负韶光好年华

当前版:第A8版:煤业化工专刊-副刊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煤业化工专刊-副刊
08

立冬“面辣子”

·刘晓红·

11月8日是立冬节气,连续几天的阴雨到立冬之际全然放晴,礼拜六在家里吃饭时,年近80岁的公公高兴地给我们说,明早我给咱做“面辣子”。自婆婆离开我们13年后,公公一个人一直和我们一起生活,我们工作在百公里之外的异乡他地,公公一个人学会了做饭、洗刷、料理家务,婆婆在世时,公公从来不染厨,什么饭也不会做,连抽油烟机也不会开,如今,竟然连在我眼里比较复杂的“面辣子”也会做了,歉疚的心怀着好奇和期待……

老人年龄愈来愈大,我们因在外地工作,一直牵挂着他的衣食住行,可他老人家经常给我们说,你们放心出去工作吧,我帮不了你们,照顾好自己,也算给你们帮忙了,趁年轻多去外面闯荡。为了让我们安心工作,他老人家自己学会了做饭、简单的洗涮,也学会了偶尔的玩麻将,一再告诉我们,自己会按时作息,坚持锻炼,注意饮食,像个孩子一样给我们说,自己每天步行锻炼有3条线路,哪个是下雨走的,哪个是刮风走的,哪个是晴天走的。我们既无奈又高兴,无奈的是工作所迫必须得远走他乡,高兴的是他老人家的体谅和乐观。10多年来,他果然如自己所言,在儿女的关心下,把自己照顾得精神健康,每月按时去医院常规检查一次,每天准时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中午小憩一刻,三餐规律有序,饭菜搭配营养科学,邻里相处和睦融洽,几个老友常常走动,切磋书法文字,自得其乐。我们看在眼里,兴在心中。每周都会电话问问情况,每次电话接起,老人就是那句话:都好着哩!啥都好!年复一年,这种日子竟让我觉得理所当然,平常不过。

上个礼拜回家,他老人家主动高兴地说要做“面辣子”给我们吃,让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万分感慨,回想起每隔一周才能回家一趟,自己都是匆匆忙忙在家坐一会,寒暄片刻,就忙自己的事去了,而能多说几句话的时间往往是饭桌上,问来回道路怎样?问哪里气候怎样?我们都没有认真地去想他的问话,简单地回答了事。他老人家虽然不善厨艺,初会煮饭,但每次我们回家,他都要早早地把米煮上,把菜洗好,估摸着我们快回去了,他就站在楼前张望街道,尽管我们每次劝说让他不要动手,我们回家后做一切,他仍是自己做好能做的一切。现在想起来,每次拐过街道,老远地看着他老人家站在楼前,我们的心都老踏实老温暖,看见他老人家,家的温暖笼罩身心,每次吃饭,他老人家都会自豪地告诉我们,自己又学会了什么菜什么做法。

身在其中,未感其衷,公公是在享受亲情的快乐,在享受儿女的幸福,而我们往往竟然忽视了老人家这简单的要求,不能多陪老人说会话,不能主动抽时间常回家,不能耐心地听完老人的家常诉说,不能主动地给老人捶捶背,不会主动地陪老人走上一个锻炼路线,自己回想起来,竟有那么多的时间可以抽出来,可以满足老人最普通的希望。

8日一大早,我和老公比平常早早地赶回了公公那边,到家后,老人家的“面辣子”已上锅,稀饭已煮上。能说什么,坐下来陪老人说话,他老人家自豪地说:现在做饭不费事,很简单,早上出去锻炼时顺便把需要的菜品买回。做面辣子轻车熟路,豆角、洋芋一焯,木耳、粉条、金针菇稍泡水,豆腐直接入盆,面粉打芡全部烩入,熟油搅拌,上锅开蒸。40—50分钟即妥。耐心地听完公公津津有味的介绍,说话间,“面辣子”已好,盛上满满一碗,香味扑鼻,全都是儿时的可口味道,地道满口香!

一碗“面辣子”,在这个立冬的日子,尽是爱意和亲切!没有过多的慨叹,也不一再地歉疚,让自己抛弃那些借口和习以为常,多陪陪老人,多回家多说话,多交流。

让楼前等待的眼神每次都能如愿,让儿女孝道的心情别留亏欠!

(建新物业部)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