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抓住关键点 打好歼灭战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明年经济工作六大信号
(上接一版)
住房改革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
会议提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扩大有效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专家们认为,这意味着新的住房改革思路已明确。
化解房地产库存,必须长期、短期手段并用,综合运用各项措施。从长期看,促进房地产持续发展,主要是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促进农民工在城镇定居落户。这要求户籍制度改革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同时推进,形成合力。
据住建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商品房市场和棚改安置房打通;商品房与公租房打通;商品房和租赁市场打通。打通这三条渠道,有助于化解住房市场矛盾。
在供给侧改革范畴,面向青年群体租赁需求的长租公寓,也是去库存、稳市场的新领域。一些开发商已瞄上出租公寓这一万亿元级市场。
有效供给要扩大
会议提出,要扩大有效供给,保持有效投资力度,着力补齐短板。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说,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这意味着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需要在压缩落后产能的同时,“靶心”对准新常态下经济新的突出矛盾,通过在生产领域推进一系列改革,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
专家们认为,外需疲弱态势难以逆转,消费短期内“独木难撑”,需要更加重视发挥有效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蔡志洲说,我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保持适度投资仍然重要,但与过去依赖大规模投资刺激增长不同,投资方向应着眼于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意义的领域,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调结构、补短板、增加公共服务产品供给。
会议还明确,要抓好“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抓好重大标志性工程落地。专家认为,在新的一年,“一带一路”战略将进一步取得实质性突破。
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将推出
凡事要抓主要矛盾。会议指出,要深化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大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措施。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推出一系列关键领域改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能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助推结构性改革。”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主任王军表示。
他说,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改革领域,既能改善需求侧管理,又能释放供给侧动力。比如财税和金融领域,既能通过宏观政策调控从需求侧影响经济发展,又能通过深化改革降低企业税负和融资成本,实现在供给侧发力,有效提高市场效率。 (安蓓 陈炜伟 王立彬 王希 于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