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勘测设计的排头兵
——陕西省优秀班组长、中铁一院集团陕勘院勘测部陈泽远
陈泽远(左一)和同事在工作中
2015年12月5日,对于中铁一院集团陕勘院勘测部部长陈泽远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一天。车辆在昏暗的施工隧道中颠簸前行,已是晚上8点30分,在西安户县的西成客专纸坊二号隧道施工现场,由他负责的隧道内CPII精密测量工作才刚刚开始。从年头到年尾,往返奔波于各个项目勘测现场,解难题、抓质量、促进度、保安全,已经成为陈泽远工作的一种“常态”。
2004年,陈泽远大学毕业,工作踏实、肯钻研,业务能力强,很快便脱颖而出,于2007年11月被“委以重任”,担任了中铁一院集团陕勘院勘测队队长,用尚且稚嫩的肩膀,扛起了70多人的勘测部,各方面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八年来,他带领队员们走南闯北,在多个国家重点铁路勘察设计项目中担任测绘项目负责人。不仅他自己荣获了多项荣誉,所带领的班组也获得多项表彰。2015年8月,他作为陕西省优秀班组长中的一员,代表陕西省参加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的“全国优秀班组长交流活动”。
采访前,中铁一院工会的工作人员就对他赞不绝口:“陈泽远年轻有为,工作有思路,带队有方法,闪光点主要在创新基层管理。”这个刚过而立之年的年轻人,为何能得到如此评价?
2007年底,25岁的陈泽远通过竞选走上基层管理岗位。当时正赶上新一轮全国铁路大发展的难得机遇、勘察设计项目增多,工期紧,任务重。
针对勘测部70多人的队伍,职工年龄差异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勘测能力不同等特点,广泛深入开展民主调研,很快摸清了职工的诉求、生活中的困难、对于自身的发展规划等等,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判,在上级组织的支持下,对勘测队伍管理模式进行了一系列大胆有效的改革创新。先后主持完善并实施了《部门员工手册》、《奖惩管理办法》等十多项管理制度。
在基层管理中,他全面推行勘测项目管理制,通过工作业绩考核确定薪酬待遇;在质量、安全等方面全面推进勘测项目经济责任制,赏罚分明。项目部严格认真落实过程检查制度,坚持三个结合,确保勘测现场质量安全。近五年来,完成各类勘测项目54项,测绘成果优良率100%,累计完成勘测产值达到1.58亿元。
中铁一院陕勘院勘测部副总工程师薛明说:“陈部长视野开阔,有规划,带领基层班组最有成效的是两个目标的落实,上任之初他提出要努力打造一支公平公正、创新高效、富有战斗力的勘测团队目标。2014年底又提出勘测部135发展规划目标,并按照这个战略规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为班组建设指明了方向。”
“陈部长虽然年轻,但是他有能力敢担当,就连我们这些干了一辈子的老测量人员都不得不佩服他。”勘测部老职工、测量技师杨宝忠竖起了大拇指。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宝成铁路109隧道坍塌,抢险迫在眉睫,刚刚结婚还不到10天的陈泽远主动请缨,迅速组织技术人员奔赴抗震抢险一线开展抢险勘测工作。他带领勘测抢险队员克服重重困难,仅用了7个昼夜就出色地完成了抢险任务。任务完成后,他顾不上回家,直奔新项目。他所在的抗震抢险勘测设计队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他自己也先后被评为“抗震抢险先进个人”。
“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优秀,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基层党员干部。”是陕勘院党委书记侯全德对陈泽远的高度评价。
面对众人的褒奖,陈泽远却谦虚地说:“我始终没有只把自己当作一名管理者,而是当作一名排头兵,带领团队一起为我们钟爱的测绘事业共同努力!”
本报记者 古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