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再困难的家也是爱的港湾
——记陕煤化集团“最美员工”熊树民
熊树民,因为长着一张娃娃脸,一直被大家唤作“小熊”。其实小熊已经40挂零,目前是蒲白矿业矸石电厂生产科主任,有着十余年的党龄,而且还是局级劳模“三连冠”。然而他当选2015年度陕煤化集团“最美员工”,却是因为“敬老孝亲”,知道缘由的人都说,小熊获得这个荣誉实至名归。因为他的家庭实在是特殊,他承受的压力是常人难以承受的,也许正是那股不服输态度和乐观坚韧的精神,再大的困难都没有能拖垮小熊,接近他反而能感到满满的正能量。
小熊母亲患有间歇性精神病,身体时好时坏,二姐因为小时候的一次医疗事故,造成下肢高度瘫痪,40多年都离不开轮椅。而他相濡以沫的妻子2000年患上了恶性肿瘤,又转移到其它内脏,住院、化疗、用药……把家底都掏空了。有人说这些不幸摊上一个就够难过的了,熊树民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放在别人身上早喘不过气了,可小熊从未让亲人和同事失望过。
雪上加霜的困难没有被压垮
小熊和妻子是高中同学,1998年喜结良缘。去年,妻子又住院了,病灶转移到另一个肾上,他想给妻子换肾,可医生说被癌细胞侵蚀的肾是不能换的。妻子的病已经折磨了她和他14年,是他对妻子的爱和妻子对他的爱融在了一起,带给她活下去的希望,也让他们多灾多难的家庭有了丝丝暖意。
2000年,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儿子3个月大的时候,我媳妇腿上长了个疙瘩。我让她到医院看看,她说再给娃吃上几个月的奶。后来到矿务局医院诊断不清这到底是什么问题,让再看一看。结果,疙瘩长得太快了,我就觉得不是什么好病,赶紧带着她去西安看……”熊树民说。检查结果出来了,妻子得的是恶性软骨肉瘤。那时候,儿子8个月大。
再坚强的人也有脆弱的时候。熊树民心里难受的时候,李春英又反过来开导他,两个人互相鼓励着,艰难前行。但不知道为什么,老天总是那么无情。2011年癌组织又转移到肺上,2013年转移到肾脏。
“她的肺切了一半,肾脏去了一个。现在最麻烦的是,另外一个肾脏,因为肿瘤转移,压迫得肾衰竭。”熊树民说,即使换不了肾,也必须让妻子看到希望,这是全家的希望。
亲情的力量充满了爱的氛围
蒲白矿业公司有一个蒲白功劳柱,上面镌刻着为蒲白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的名字,熊树民和父亲熊相元的名字都在上面。1963年,熊相元被评为陕西省先进生产者、节约能手,1978年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大家夸熊树民工作做得好,81岁的熊相元只有一句话:“为国家做贡献嘛!”老人年轻的时候能拼能干,贡献了国家,却亏欠了家里。“那时候,印象比较深的是,他走得早回来得晚,一般都是我睡着了,他才回来。”熊树民说。
熊树民觉得,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晚年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2007年冬天,母亲摔倒造成骨折,做完手术后,怕连累儿女,硬是滴水不沾。女儿和儿媳守在床边,怎么劝老人吃饭都无济于事。熊树民帮母亲穿衣、洗漱、端屎端尿,侍奉在母亲床前,最终让母亲渐渐张开了嘴,但她只吃儿子亲手喂的饭。
2010年,父亲分到了棚户区改造的房子,熊树民每天利用工余时间布线、改水电管道,能自己干的都亲力亲为,还花1万多元钱帮老人添置了家具、支付装修费。“领导照顾我们,我爸分到了一层的房子。住进去的时候,我爸可高兴了。”熊树民说。
熊树民心细,为了二姐出门方便,把门口的楼梯改成了斜坡;二姐因为瘫痪,大小便控制不了,他在轮椅座下安了个便盆;二姐手巧,在流行织毛衣的那段时间,他给二姐买了台织毛衣的机器,跑前跑后地调试……他的苦,他的难,他的情,家里人都看在眼里。笔者让熊相元评价一下自己的儿子,老人十分响亮地回答:“俺儿,好!”
亲人的支持是最大的动力
熊树民1993年从技校毕业,被分配到蒲白矸石电厂运行车间。他曾三次被评为厂劳模,三次被评为蒲白矿务局劳模,一次被评为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劳模。重病的妻子、贫困的家庭,从来不是他的拖累,他觉得这些都是他前进的动力。
当然,妻子的病也给熊树民造成了一些影响。过去他在运行车间,这是电厂的核心车间,他是车间主任。“碰到媳妇病情紧张,我的工作要提前安排,有特殊情况我必须得过去。”熊树民说,“我对自己说,到单位后家里的事情就暂时先放放,回到家后就想家里的事情。”
妻子对他工作的支持更让人感动。“她对我的工作很支持,要不然我也不会干到今天。这是实话!”熊树民说。2014年,熊树民从运行车间调到了生产技术科,任生产技术科主任。“那一段时间,媳妇要做化疗,我陪着她去把手续办好,她就让我回来工作,她自己在医院做化疗。人家不拖我后腿。”
熊相元虽是老劳模,还当了十几年区队长,但总觉得吃了没文化的亏。儿子进了蒲白矸石电厂后,他总催着儿子学这学那。熊树民通过自学拿到了专科和本科毕业证书,专科学的是热力机械,本科学的是电气自动化。熊树民记下的学习笔记有20多万字。而且他还保持着两项纪录,一项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周期140天的2005年全国纪录,另一项是锅炉点火成功率达到100%的纪录。
“我最佩服他的细致。哎呀,真是细,什么工作都考虑得那么全面!”同事回忆起有一年,车间新配了座椅,熊树民发现电气专业个子矮的职工坐着脚挨不着地,一个班下来腿脚都肿了,他亲手把椅子腿锯掉了一段。“只要打雷,他就走几里路从家里过来,20多年如一日风雨无阻。”
熊树民非常需要钱,但电厂的职工商量着给他捐款,可他不同意,后来厂领导专门给他做工作,他才接受。有企业想高薪把熊树民挖走,被他婉言谢绝。“一方面我是单位培养的,另一方面单位对我好。就像,我对你好,你肯定也对我好,是吧?我们单位历届领导都对我很好,我怎么能走。”
(张莉 郑秀荣)
熊树民在认真巡检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