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03月16日
综合新闻
02

全省各市优良天数增加显著 最高达到306天

陕西蓝天碧水指日可待

“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15年10个设区市的优良天数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增加。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2014年持续下降,较2010年均有大幅度下降。其中商洛市更是以优良天数306天达到或好于国家二级环境质量标准”,我省以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为抓手,强力发挥工程减排的先导作用、管理减排的倒逼作用、结构减排的调节作用,各项减排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持续下去蓝天碧水指日可待。

党政同责 形成全社会共减格局

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析工作重点,全面落实减排责任。省级各有关部门按照“存量调结构腾空间,增量优结构扩空间”要求,先后出台了火电、水泥、农业源、机动车等行业、领域减排工作指导意见,实施铁腕减排。

同时,省上在目标责任考核中加大生态环保指标权重,分值从8分增加到25分;实行“三位一体”减排考核,将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重点减排项目完成情况、“三率”达标情况全部纳入对各市(区)目标责任考核。

目前,全省形成了“党政主导,环保牵头,部门联动,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的减排格局。

控源淘劣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我省充分利用能源市场价格波动和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倒逼机制,严格项目准入。实施工业转型升级十大工程,降低工业污染物排放。

严把环评审批关口,严控污染物新增总量,严格做到“六个不批”,关中地区5年累计逼退逼转逼治项目81个,涉及投资约230亿元。另外累计淘汰落后产能项目133个,涉及企业约120余户。

自2010年以来,我省不断深化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开展交易至今,共实现交易额7.5亿元,其中1.8亿元用于排污权收储,通过收储方式关闭造纸、氮肥、皂素企业33家,减排二氧化硫5182吨、氮氧化物763吨、化学需氧量12300吨、氨氮669吨。

与此同时,我省积极实施“上大压小”减量替代。“十二五”期间,华能陕西公司关停不达标排放小机组4台80万千瓦,并利用减排新建4台190万千瓦大机组,在产能增加1.4倍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减少61%、79%;关停改造了西安西郊热电厂4台不达标小火电机组燃煤锅炉,新建2台燃气锅炉,减排二氧化硫2.4万吨。

从严监管 单日处罚1580万亮剑违法排污

我省坚持把完善环境法制体系、严格环境监管作为破解难题的突破口,在全国率先出台地方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并先后出台《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中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汉丹江流域(陕西段)重点行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兰炭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等多项地方标准,其中关中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执行范围从西安、咸阳2市扩大到关中6市2区。

另外,推行网格化管理和重点污染企业驻厂监管,实行24小时工业污染排放监测。2015年元月1日实施新《环保法》以来,切实发挥其“钢牙利齿”震慑作用,全省停止违法建设企业217家,责令停产企业930家,责令限期整改或限期治理企业1393家,移送环境污染违法犯罪案件14件,处罚企业737家,处罚金额8164.26万元。

在首批公布的“按日计罚”的违法排污案件中,开出罚单1580万元,成为全国按日处罚最高罚单。

改革创新 研究建立精细化总量管理新模式

近年来,我省不断深化、优化总量控制制度,积极推进污染减排与其他管理制度的有机衔接,将环境容量研究、推行企业刷卡式排污总量控制、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等作为改革总量管理机制的重要内容,深入探索精细化总量管理模式。通过排污量统一核定、许可证统一编码,实现了排污许可分级管理向统一与分级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转变。按照“定量限排”模式,推广“刷卡式”总量管理,印发了《关于启动污染源废气废水排放总量控制监管平台(一期)现场端建设工作的通知》,全面推进总量控制监管平台建设工作。

截至目前,已有193个企业完成总量刷卡设备安装,计划2016年6月底完成国控、省控320家重点企业总量刷卡设备安装,建立主要污染物总量监管平台,为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有效执行提供保障。

随着“一月一报告、一周一督办”、约谈、预警、限批等措施实施,我省强力推进了重点减排工程项目建设。一年来,省级各有关部门突出重点,铁腕减排,综合施策,全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本报记者 王何军 钟洁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