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04月07日
观察·读书
04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延安时期的抗战宣传画》编辑手记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社组织出版了《延安时期的抗战宣传画》一书,以此纪念70年前那一段让所有中国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历史。此书已于去年12月正式出版。手抚这颇具历史沧桑感的封面,翻阅其中泛着油墨香的、虽斑驳但真实无比的版画页面,一种严肃、庄重的感觉由心而生,一种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胸腔慢慢升腾。因为参与了此书的部分构思、联络、搜集资料、拍摄图片、组织编辑和出版的全过程,所以对我来说,这样的感觉尤为生动和明确。

拿到这本书,会发现封面的上方有一行小字——“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图书馆馆藏资料选辑”。因为本书中所收集的抗战时期的版画作品,都是从陕西省委党校的图书馆中查找、搜集所得的。选题策划之初,在何处、如何搜集到一定数量的延安时期的图片资料问题,让大家很是费了一番头脑。在部门主任高立民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曾专门去陕西省图书馆、陕西省档案馆查找资料,虽然有收获,但都因为内容不充分等各种原因不符合这个选题的要求。后来,经多方协调,终于,主任通过人脉联系到陕西省委党校图书馆的元馆长。我随主任前去拜访时,元馆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说明来意后,元馆长对我们这一选题很感兴趣,也很是支持。他说:党校的图书馆里确实有不少延安时期的相关资料和书籍,作为一个建校80多年的老党校,如能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来出一份力,让馆藏资料重新发挥热量,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和事情!他的话让我们内心激动,对这个选题的实施也充满了希望。

在后来的几次对省委党校的拜访和洽谈中,我们参观并且大致浏览了党校的图书馆藏书。进入图书馆的一刻,一股陈年书籍的灰尘味和潮湿味扑鼻而来,满眼都是摞满大、中、小型文献资料的书架,井然有序,像排队等候检阅的士兵;所有的报纸和书籍都被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浩如烟海也不过如此吧。每一排书架的侧面都贴有本排的书籍资料的名称、类型和时间,所有的大开本资料都被按类别、按时间归类,可以看出党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用心。因为都是文献资料,而且长期摆放于此,有的书籍报纸文献甚至已经被珍藏了六七十年,时值盛夏,光束从紧闭的窗缝中照进,薄烟朦胧,书架斑驳,让人有一种恍惚感——仿佛置身于历史的车轮中。我们带着手套,小心翼翼地在这文山书海中查找需要的资料。这里藏书丰富,主要是文献和20世纪存留下来或翻拍下来的报纸、期刊。在翻阅中,我们发现抗战时期的《解放日报》《新中华报》和《新华日报》里比较多地刊载了延安时期的版画大家创作的版画作品。如华君武老师在1942年前后发表的一系列讽刺漫画,画面生动、配文幽默有深意;马达、陈烟桥等老师在日军发动“三光”大扫荡时期创作的伟大的反扫荡宣传画……经过三四次的查找,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们终于找到了适合本选题内容的资料和文献。

接下来的资料翻拍过程进展地比较顺利。在主任的带领下,先是讨论了具体的拍摄步骤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其次明确任务进行分工。我主要负责的是扫描图片的工作,即将高老师挑选好的图片用扫描仪进行精确的扫描。因为是几十年前的报纸,所以纸张很脆弱,每翻动一次,都要小心翼翼地、轻轻地;因为影印的是几十年前报纸的合订本,开本又大,书又重,必须要站起来操作,扫描一张图,翻一次面,这不仅是个技术活,还真是个体力活。负责拍摄图片的同事尹静更辛苦,她需要在自然光下找到合适的位置和光影,有时因为开本太大,三脚架不起作用,她就跪在地上、趴在地上找合适的拍摄角度。虽然屋顶开着吊扇,也经常见她拍摄得一身汗的样子,我想这本书里面也渗透着她的汗水。作为一名青年编辑,我第一次如此深入地参与进一本图书的策划与编辑全流程中,深感责任的重大;对这本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重点图书项目,我们都明白此书承载着中华民族由饱经磨难到胜利重生到伟大复兴的历史印迹,不容轻视、不容敷衍、不容草率。

在党校图书馆的资料搜集工作进行了半个月后,我们带着扫描和拍摄成的2000多幅图片满载而归。加上之前,我和高老师在陕西人民出版社所出版的丛书《红色档案——延安时期文献档案汇编(1—60卷)》中挑选、扫描所得的200余幅图片,共有2200余幅图片,为此书的编辑提供了强大的资料来源。我们按照时间顺序,从“九一八”事变起,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止,将书稿分为38个细目,并从前期搜集的2000余幅图片中精心挑选400余幅,按照题材内容和含义归于细目之中。如“纪念‘七七’,团结抗战”一节中,选取的是1938年到1941年间,发表在《新华日报》上的版画图;“反投降、反妥协、反分裂”一节中,选取的是1938年到1940年间,发表在《新中华报》和《新华日报》上的版画图;“日寇的暴行”一节中,选取的是1938年到1945年间,发表在《新华日报》和《解放日报》上的版画图。所有图片经岁月的磨砺,有的甚至斑驳,但是眼观画面的情境,口读讲述的文字,心思它背后的战争故事,相信读者一定会为之动容,并从心底向古元、华君武、力群、沃渣等等这一辈老革命艺术家致敬,向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致敬。最后,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蔡钊利老师为本书撰写了序言,高老师执笔书写了“综述”,为读者细致地解读了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的木刻版画及其作者的情况,以及本书的特点和价值等。

感谢在此书的编辑出版过程中所有给予我们帮助的人们,感恩自己能参与到这个选题的编辑出版过程中来。书稿虽薄,却耐咀嚼;文字虽少,却可长存。谨以此书作为我社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献礼,并以此书提醒每一位中国人,胜利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好好珍惜。 □白雪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