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难忘平凹题笺
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的看家书,每位文学爱好者都有自己心仪的作家,我也不例外。作为一名作家和书痴,准确地说我是一名贾平凹迷和追星族。在两千余册藏书中,唯独贾平凹的作品最全面最完整,而我在文朋好友面前经常炫耀的则是,先生用毛笔给我题写的一次珍贵签名。
1993年,正当贾平凹的第一部城市小说《废都》被媒体关注不断,争论不休时,一位老乡从西安捎回来此书。我读得如醉如痴,同伴们有意争着抢读。平日里他们戏称我是“再娃”,意为平凹之弟也。这回我可不能太大方,先入为主,独享其成。全国期刊四朵期花之一的《十月》杂志已经全文刊登了这部小说,就让同行们在杂志上过足“平凹迷”瘾吧。这部描写当代知识分子生活的世情小说,尚未出版即被媒体热炒,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出版后更是一时洛阳纸贵,被誉为当代的《红楼梦》,是《围城》之后现当代中国描写知识分子最好的世情小说之一。我贸然地寄去了书,不揣冒昧地道出多年的期盼、感悟和心得体会,相信心灵之间的契合是圣洁的。
今日得与君相识,何夕得与君相知。还是在1985年11月13日,我们一伙农家子弟进校不久,有幸在安康师范学校聆听到贾平凹先生的一次文学讲座,当时,他与他的同学也是著名的散文作家和谷一同前往学校。平凹不善滔滔言谈,没有口若悬河,正应了“大本领人当时不见有奇异处,敏学问者终身无所谓满足时”,整个讲座波澜不惊,语言简洁,但对广大师生或者文学粉丝来说,大家还是未尽其兴。记得当时安康邀请他讲学的大中专院校不少,不知何故,他却独独选择了安康师范学校。平凹先生还乘兴为初创的文学社题写了寄语:“长流乃及远,直上而成高”。母校浓厚的文化氛围至今弥漫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训,长久不衰,历久弥新。
天若有情不负我心,君若有情不笑我痴。想请贾平凹题字留念的书籍两进两出西安,我接到后大喜过望,同事们争相传阅。平凹在扉页宣纸上题写了一段话,不同于以往看到的他给别人的签名,这次是用特意用毛笔题签称“某君存正”,显得亲切文雅,“感谢您,祝您一切如意!”时间为1993年10月29日。久久地端详着这部珍贵的书籍,我只觉得一股暖流传遍周身,巨大的兴奋瞬间燃烧起来,多年的夙愿如愿得偿,作为平凹发烧友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
贾平凹为热心读者签名,正可见他的平易为人平实作文的大家风范。用毛笔题签这部城市小说,在仅见的文字中还没有看到过。他惯常用钢笔签名,对别人一概称先生,此次破例,自然为我所珍爱有加。
1997年秋,贾平凹先生的这部城市小说《废都》获得法国费米那文学奖,2013年,贾平凹凭此书又获法兰西金棕榈文学艺术骑士勋章。这是继他的《浮躁》1988年获美国飞马文学奖之后,获得的又一次次国际大奖,他也是法国女评委奖亚洲获奖的第一人。我每每手抚这部题笺书,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梁真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