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我省肢体残疾人免费停车规定实施一年多
多处停车场未向残疾人免费
去年5月1日,《陕西省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办法》正式施行。《办法》规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机场、车站、医院、旅游景点等场所,应该建设无障碍停车位,并向肢体残疾人免费提供。
一年过去了,近日,两位残疾人司机体验免费停车,笔者随同采访。一个尴尬的现象逐渐突出:大多数公共停车场并没有设立无障碍停车位,更很少有人理会残疾人可免费停车。
今年过年时,马汉智开车去逛超市。出停车场时,收费员提醒他缴费。“我是残疾人,车上也贴着专用标志。”担心收费员不信,他又拿出了残疾证。
交涉半天,无果。马汉智掏钱走人,“这不是几块钱的事。”车开出停车场,他越想越窝火,“既然政府有规定,为什么实施不了呢?”
“我不知道,公司没这规定”
当天停车之旅的第一个地方,选在了西安曲江会展中心。开车的是残疾人温西顺,马汉智坐在副驾驶上。
车从雁展路上的北门驶进,停车场很空旷,但没有找到一个无障碍停车位。
马汉智向笔者解释,无障碍停车位内画有“残疾人轮椅”图案,且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50。
约半小时后,温西顺准备开车离开,被收费员拦停。温西顺出示了残疾人证,并说明了有免费政策可依。对方接过证件,称“我不知道,公司没有这规定”。温西顺又掏出了打印出来的《陕西省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办法》,对方接过去看了看,“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我们都没见过,你和我们公司联系吧,我做不了主。”
收费员所说的,是一家物业公司。停车场的相关管理规定,贴在出入口处,一共6条,但没有一条是针对残疾人免费停车的。交涉了几分钟后,另一名收费员从亭子里探出头,“算了,你走吧,不收费。”
“我们这里不认残疾证”
第二站是陕西省自然博物馆。
在停车场停了约15分钟,同样没有找到无障碍停车位。当温西顺再次开车离开,他提早就把残疾证握在手里,主动提醒对方,“我是残疾人,可以享受免费停车政策。”
收费员听到这话愣了几秒后,“我没接到上面的通知,我问下领导。”她通过对讲机说明了情况,得到的答复是,“我们这里不认残疾证。”
温西顺又掏出一张残疾人免费停车卡——根据相关规定,西安市持有C5驾照的残疾人司机,都可以申领一张免费停车卡。
女收费员接过停车卡,反复看了看,还是一致的答复,“这个不行,要收费。”
“我不知道这项规定”
出了陕西省自然博物馆,温西顺决定去旁边的麦德龙商城。在停车场,确实找到了一处无障碍停车位,但是车位被其他车辆占用。
停了约半小时,温西顺准备离开,收费员说,免费停车需要出示购物发票。
温西顺再次出示残疾证和残疾人免费停车卡。“我不知道这项规定。”收费员回答。温西顺坚持不懈地“讲解”起了残疾人停车的优惠政策,对方最终同意免费停车。
建议对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加大宣传力度
体验结束后,温西顺向笔者坦言,残疾人是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的关爱,城市无障碍设施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
温西顺身兼西安市残疾人轮椅汽车协会副会长,据他统计,我省一共有800多名残疾人驾驶员,其中720多名都在西安市。
“这几年,社会对我们残疾人越来越包容,越来越尊重,这一点我很感动。”马汉智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能加大对残疾人免费停车、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宣传力度,让更多残疾人朋友,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宋雨 李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