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05月23日
权益保障
03

渭南市总工会

工资集体协商实现“双赢”

本报讯 渭南市总工会认真贯彻落实省总工会《深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陕西省推进实施集体合同制度攻坚计划实施方案(2014-2016年)》,攻坚克难、积极作为、整合资源、全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已进入到一个健康、持续、常态化开展阶段。截止到目前,全市在已建工会企业中共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4006份,覆盖企业10988家,覆盖人数365446人,其中:签订区域性合同101份,覆盖企业3380家;签订行业性合同126份,覆盖企业3829家;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总覆盖率95.5%,超额完成省、市同期目标任务。

争取党政支持,优化合力推动社会氛围。坚持与市政府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工作情况,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坚持工会推动,积极促进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联动。通过“三方”联动,大部分的企、事业单位已建立劳资双方常态化协商机制,每年初行政方主动向职工方(工会)发出要约书,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大了覆盖面。形成了“主体协商、三方指导、政府调控、依法规范”的新格局。

同时他们调研试点引路,着力探索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新途径。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改变维权思路。首先在澄城县尝试,将集体合同内职工工资部分,作为集体合同附件,对企业内部工作的具体岗位进行细化分级,按岗定人定薪,通过试点,取得了很大的效果,职工很满意,企业都认可。二是加强调查研究,规范职工工资报酬。三是树立先进典型,推动全市普遍展开。在澄城县召开“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的基础上,陆续在全市推广了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工作经验和做法,根据同类企业聚集情况,确定本区域试点行业,先后在韩城市的煤炭行业,蒲城、富平县的花炮行业,在临渭区的餐饮一条街,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试点,悉心指导行业工会与企业代表协商。

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借助其他工作为载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推动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不断扩大。与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相结合。与开展“共同约定行动”相结合。市总积极组织开展“共同约定行动”,并将工资集体协商融入“共同约定行动”之中,指导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开展薪酬协商,重点协商如何做到不裁员不减薪,或少裁员少减薪,合理确定职工薪酬。与推进区域(行业)职代会工作相结合。这些举措进一步加速了全市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步伐。

在推进制度建设,着力促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规范化方面。一是建立完善工作台账和季度报表制度。建立工资协商指导员培训管理制度。市、县两级每年各召开举办培训会(班)一至两次,对象是各级工会分管法律工作领导、工作人员(指导员)和企业职工协商代表,统一制定聘任指导员标准,市、县、镇各级分别进行谈判能力和工作程序操作的考察。三是建立督促激励制度。市总将签订集体合同、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列入各县(市、区)总工会季度重点工作汇报内容和全年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之中,在每季度召开的全市工会工作推进会上,对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进行检查督导,树立典型,介绍经验,组织现场观摩。

注重从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加强督查提高力度三个方面入手,着力优化工作环境,营造推行工资集体协商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使职工工资逐步得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实现了企业和职工的“双赢”。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