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05月25日
一线新闻
03

工资集体协商:开头好,还要落实好

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全国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为1%,人均被拖欠工资9788元,均比上年略有增加。冰冷数字意味着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及其家庭直接受到欠薪影响。而被欠薪人群中,建筑工人占了相当比例。

近年来,从各地的年终清欠专项行动,到设立“工资保证金制度”“黑名单制度”等,再到将恶意欠薪“入刑”,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法律和制度逐步完善。然而,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并未得到根治,一些建筑工人饱受其苦。

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提出对话协商模式,即人们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他认为民众通过较多的参与机会,借助商谈取得的共识,可以达到解决问题、化解冲突、提高法律和公共权力合法性的效果,从而促进社会稳定。而我国近年来各地工会积极推进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已经和正在给广大职工和企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但是,工资集体协商这一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推广中仍然面临种种困难。一些工会干部发现,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目前面临的一大问题是落实难,因为建筑工人流动性大,虽然签订了集体合同,但是也许不少人都不曾看见过集体合同。而这一问题是普遍而现实的。

过去几年中,一些地区、一些行业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在维护职工收入分配权益方面,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但与此同时,由于工资集体协商缺乏强有力的约束力,这也困扰着协商成果的落地。除了之前企业工会“不会谈”“不敢谈”、企业主“不愿谈”的难题之外,现在不少地方工会面临的新难题是:签订协议后企业不履行怎么办?落实进程中遇到新矛盾怎么办?

一方面,我们期待工资集体协商能借助更高层面的法律来推进,另一方面,相关行政部门和工会也需要继续“啃硬骨头”,拿出实招来,避免重签约、轻履行现象,纠正“一次协商备用几年”等问题。让工资集体协商的成果真正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罗娟)

放大 缩小 默认